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质盦经说

质盦经说

一卷。清末白作霖撰。作霖字振民,江苏通州(今江苏省南通市)人,生卒年不详,光绪十一年(1885)举人,曾修业于南菁书院,向黄以周习经学。此书说经三十五条,均为书院应课之作,并经黄以周审定。作霖治经,致功颇深,阐发经义,不乏卓见。如谓《诗经·周南·葛覃》“归宁父母”,即序言“归安父母”,言“归”既为归文王,则“父母”就是文王父母。又据古礼,舅姑死后,妇入三月有庙见礼,庙见有“奠菜”之礼;后又有“祭祢”之礼,而注家每将两者相混。作霖谓“庙见”即:“奠菜”,“祭祢”非“庙见”,其区别主要是“庙见”、“奠菜”舅姑异席,“祭祢”则当同几。又《左传·成公二年》有“宾媚人”,杜预注云“国佐”。作霖谓“宾”是姓,“媚人”是名,与齐国的“宾须无”一族,与“国佐”并非一人。作霖此类新解颇多,且援据切当,盖与其师承有关。《质盦经说》有光绪二十四年(1898)活字印本。

猜你喜欢

  • 养志居仅存稿

    十八卷。清陈宗起(1798-1832)撰。陈宗起,字敬庭,号叔度,江苏丹徒人。宗起幼孤,好学深思,弱冠为诸生,道光科拔贡生,后三遇省试皆不举,遂绝意仕进,一以著书为务。宗起生平无他嗜好,除与宾客酬对,

  • 越缦堂诗续集

    十卷。清李慈铭(1830-1894)撰。由云龙(1877-?)辑。李慈铭生平见《白华绛柎阁诗集》条。由云龙字夔举,号定庵,别署碧峣散人,云南姚安人。光绪二十三(1897)举人,京师大学堂毕业。历任内阁

  • 易史参录

    二卷。清叶矫然撰。叶矫然字思庵,福建闽县人。顺治五十一年(1712)进士,官至乐亭县知县。该书仿照李光、杨万里二家《易传》之意,于每卦象爻名以史事证之,以为以人事说《易》才具实用意义。但所举事例不免偏

  • 传信适用方

    二卷。宋吴彦夔(生卒年不详)撰。吴彦夔,字拙庵,南宋医家。此书旧本不著撰人姓氏,《宋书·艺文志》载此书亦不言作者,《四库全书》据陈振孙所言断为吴彦夔所撰,成于南宋淳熙庚子(1180)。全书分上、下两卷

  • 元四家诗

    二十六卷。明毛晋(1598-1659)编。毛晋原名凤苞,字子九,更字子晋,号潜在。江苏常熟人。明诸生,家富而好施,不出官仕,布衣自处。著有《毛诗陆疏广要》等。是编凡《虞集诗》八卷、《杨载诗》八卷、《范

  • 式古堂法书

    八卷。清卞永誉(1645-1712)辑。卞永誉字令之,一作合之,号仙客。官刑部侍郎等。工于书画,且精鉴别,富于收藏,著有《式古堂书画史》、《式古堂书画汇考》等。该帖所收书迹上自魏、晋,下迄元、明;但其

  • 易学管见

    无卷数。明洪启初撰。启初字迩远,福建南安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进士,官兵部主事。该书用注疏本,大体采常见训诂以说义。但将《系辞》《说卦》各章都用首句标为章名,则非古式。《四库全书总目》据浙江吴玉

  • 类苑琼英

    十卷。明俞安期(详见《唐类函》)撰。本书分别事类、纂辑故实。每条止撮举二字,而以原文细注其下。观其书体例前后编排颇无伦次,有的门类多缺,疑为未完之本。

  • 春秋穀梁经传解释残本

    一卷。不著撰人。该残卷系敦煌卷子本,起于僖公八年“禘于太庙用致用夫人”注义,至僖公十五年传末注文,共一百六十八行,末题“《春秋穀梁经传解释僖公上第五”,不见著名姓名。考范宁《春秋穀梁传集解序》说:“释

  • 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