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海沂子

海沂子

五卷。明王文禄(详见《丘陵学山》条)撰。此书篇幅短小,约万余字。共分五卷,五篇,即卷一为真才篇,卷二为作圣篇,卷三为稽阐篇,卷四为仪曜篇,卷五为敦原篇,篇各为卷,谈古裁今,王文禄以“海沂子”自称,发表议论。持论往往偏驳。如真才篇中,作者虽论述了人才的重要性,即“人无元气则死,国无人才则亡”,但他把“元气”和“世运”联系在一起,即认为“元气盛则世运盛,元气衰则世运衰”,“世运盛则人才布于朝,见有才也;世运衰则人才摈于野焉”。他甚至说象于谦、石亨、石彪这样的人才不得善终,同归之于天命。卷二作圣篇中又将儒、释混而为一;卷三稽阐篇中又称大学为孔门之元理,中庸为孔门之元神,论述亦有偏驳。尤其是卷五敦原篇中,称古人父重母轻,是因为制礼者为男子,故为己谋等等,则更显不经。有《百陵学山》本、《学海类编》本,1936年商务印书馆据《百陵学山》本影印《丛书集成初编》单行本,《子书百家》本、《百子全书》本、《影印元明善本丛书十种·百陵学山》本等。

猜你喜欢

  • 古书疑义举例增补

    续补《古书疑义举例》的作品,详见“古书疑义举例五种”。

  • 紫山大全集

    二十六卷。元胡祇遹(1227-1293)撰。祇遹字绍闻,号紫山。磁州武安(今属河南)人。累官至河东山西道提刑按察副使、山东东西道提刑按察使等职。有政绩。此集为其子太常博士持所编。序称原本六十七卷。已佚

  • 权制

    八卷。陈澹然撰。澹然字静潭,安徽桐城人。据此书《序》知,其少孤失学,弱冠读《通鉴》,遂有志于中外方舆、政治之书。后来寓居金陵(今南京),专心研究天下山川形势,民俗政治,寻求济国济民之策。光绪十年(18

  • 家乘述闻

    一卷。清龚守正(见《自述年谱》)撰。该书记其家史,自先世谱牒,直至伯叔兄弟,旁及姻戚,中纪本身仕官经历。书中间涉神怪。现有石印本。

  • 春秋左氏古义辑说长编残本

    三卷。清王绳生撰。绳生里贯、生平事迹不详。该书已经残缺,今仅存第一卷至第三卷,所释仅限于隐公。体例大体上先录《左传》原文,而以杜预《春秋经传集解》、陆德明《经典释文》音义附注于下。然后掇拾周秦以来各家

  • 韵综

    八卷。清陈诒厚撰。诒厚又名学诗,字连庭,大梁(今河南开封市)人。其自序云:自束发以来,六书未学,五音未审,每拈一韵,十失八九。乃取《康熙字典》、《佩文韵府》二书详为校核,先于一韵中厘其部画,复于每字之

  • 隅园集

    十八卷。《薠川》集 八卷。明陈与郊(1546-1612)撰。与郊,字广野,号隅阳,别署玉阴仙史,亦署高漫卿。浙江海宁人。万历二年(1574)进士,官至太常寺少卿。因母忧而归故,不复出。著述颇丰。其传奇

  • 钦定续通典

    一百五十卷。清乾隆时三通馆臣奉敕编修。清代中叶,清高宗敕令修撰了许多大书,大名鼎鼎的《四库全书》、三通馆的设立和《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志》以及《清通典》、《清通志》、《清文献通考》即是当时

  • 善女人传

    一卷。清代知归子撰。知归子即彭际清或彭绍升之法号。知归子生平事迹详见《居士传》辞条。《善女人传》是知归子居士在撰写完毕《居士传》之后,就在家女信佛者择其较著名的汇集成书的佛教传记体史书。《善女人传》一

  • 范村菊谱

    一卷。宋范成大(详见《桂海虞衡志》)撰。是书成于淳熙丙午(1174)年间,主要记所居范村之菊。书前首叙菊花为高洁之花,养生上药,古代名人贤士无不爱之。爱者既多,种者日广。菊品多至七十多种,范村所植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