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经籍志备考
一卷。清吴骞(1733-1813)撰。吴骞笃嗜典籍,精通金石,籍浙江海宁,此为地方书目,前有嘉庆五年(1800)自序,后有周广业作跋。
一卷。清吴骞(1733-1813)撰。吴骞笃嗜典籍,精通金石,籍浙江海宁,此为地方书目,前有嘉庆五年(1800)自序,后有周广业作跋。
六卷。《附录》二卷。共八卷。缪荃孙(1844-1919)辑。缪荃孙见《旧德集》条。辽朝书禁甚严,著作流传很少,亡国后典籍又多散佚。清人韩小亭曾辑录辽文,已散亡。清光绪中叶,缪荃孙总修《顺天府志》,于搜
二卷。清郭梦星撰。郭梦星字西恒,山东潍县人,晚清学者,以举人养亲不仕。郭梦星好读书,且随时做札记。本书对于《尚书》之今、古文不甚分别,但对于晚出的《古文尚书》也颇怀疑其伪。如郭梦星认为,《大禹谟》则是
三卷。清蒋珣撰。珣字少泉,浙江余姚人,嘉庆举人,官至瑞安教谕。著有《易义》、《书义》、《诗义》、《春秋》等经无忘录。《周易无忘录》分上中下三卷,上卷论卦爻及彖象传之微旨,中卷发系辞、说卦、序卦、杂卦诸
① 三十八卷。清张甄陶撰。甄陶字希周,福建闽县(今福建福州)人。是书首有蒋士铨、郑大进序,又有甄陶自序及凡例。是书遵守朱子集注,专以阐发注中所涵之奥,与注外未尽之词。因朱注明白易晓处,尽人皆知,故不重
见《圣济总录》。
三十卷。清道光二年(1822)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英和(1771-1840)等奉敕撰。《左传》一书,注疏非常繁复,虽有杜预、林尧叟注疏行于世,但离析章句,不便于初学者。英和等人奉命加以重新纂辑,将传文各
七种,十九卷。清金长春编辑。金长春字芝龄,当涂(今属安徽省)人,事迹不详。丛书所收七种书为:宋魏了翁撰《正朔考》,北齐颜之推撰《还冤志》,宋魏了翁撰《古今考》,宋朱弁撰《风月堂诗话》,宋陈骥撰《文则》
三十二卷。清潘仕成辑。潘仁成刻成《海山仙馆摹古帖》之后,又以所收墨迹刻成此《海山仙馆藏真帖》。初集、续集各十六卷。晋代书迹有王献之《舍同帖》、张茂先《神物出世帖》。《舍内帖》曾刻于《淳化阁贴》,所以唐
五卷。附录一卷。清赵梦龄(生卒年不详)辑。赵梦龄,字锡九,号菊斋,又号西湖寄生,仁和(今属浙江杭州市)人。《区田五种》辑录了五种有关“区田法”的著作。有宋葆淳的《汜胜之遗书》、孙宅揆的《区种图说》、帅
一卷。清饶炯(生卒年不详)撰。饶炯字焱之,四川资中人。著作尚有《说文部首订》、《六书例渎》。是编依六书分六类,每类分举其例。象形内分从正视画,从侧视画,从平视画,从正视侧视平视互画,从远视画,从近视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