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诗乘
二十卷。明梅鼎祚(生平见《宛雅》条)编。其所辑汉、魏、六朝之诗,又名《八代诗乘》。其中,六朝诗多所删削,而汉、魏诗则全载。此书作于冯惟讷《诗纪》之后,其意欲补其轶阙。但真伪杂陈,实为缺欠。《四库全书》列为存目。
二十卷。明梅鼎祚(生平见《宛雅》条)编。其所辑汉、魏、六朝之诗,又名《八代诗乘》。其中,六朝诗多所删削,而汉、魏诗则全载。此书作于冯惟讷《诗纪》之后,其意欲补其轶阙。但真伪杂陈,实为缺欠。《四库全书》列为存目。
二十一卷。清王国维(1877-1927)撰。王国维事迹见《南唐二主词校》辞条。此因唐五代词流传者少,遂辑录《南唐二主词》、温庭筠《金荃词》、皇甫松《檀栾子词》、韩偓《香奁词》、和凝《红叶稿》、韦庄《浣
八卷。清贺熙龄(1787-1846?)撰。贺熙龄字光甫,号蔗农。善化(今湖南长沙)人。嘉庆年间进士,官至四川道监察御史。该集八卷,其中卷一为杂著,卷二卷三为序跋,卷四为记,卷五为墓表志铭传,卷六卷七为
二十卷。元谢应芳(1296-1392)撰。应芳字子兰。武进(今属江苏)人。以讲学为业。江浙行省举其为清献书院山长,不就。至正初,隐居白鹤溪,构室名龟巢,自号龟巢老人,因以名集。卷一赋,卷二至十一诗词,
二卷。清许之衡撰。许之衡,字守白,江苏长洲(今苏州)人。生卒年不详。著有《玉虎坠锦瑟记》。元明以来,作曲者千百,而论律之书,寥若晨星。虽有明之王伯良论律蔚为专著,卓然可法,然悉奥未尽,漏略尚多,且文字
三十八卷,首一卷。清于琨修,陈玉璂纂。于琨,字景刘,清顺天府大兴(北京市大兴县)人,曾任秘书院中书舍人、湖州府同知、福建盐运司运司,康熙二十九年升常州知府。陈玉璂,字赓明,号椒峰,武进人。康熙六年进士
四卷。明陈与郊撰。陈与郊(1544-1611)字广野,号禺阳,又号玉阳仙史、高漫卿、任诞轩、隅园,海宁(今浙江海宁县)人。万历二年(1574年)进士,官至太常寺少卿。工诗,好戏曲创作,有《昭君出塞》等
二卷。廖平撰。廖平(1852-1932)原名登廷,字旭陔,后改名平,字季平,晚年号六译。四川井研县人,清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青年时就学于成都尊经书院,师事湘潭王闿运。清末今文经学家、思想家。廖
无卷数。清吴映撰。吴映字沐日,晋江人。其书的根本宗旨以朱子《本义》为主而折衷于《蒙引》、《存疑》诸书。其持论也很平实,但取材太少,用意太拘,尚未能深研精奥。《四库全书总目》入存目。
一卷。清归真道人(生卒年不详)撰。归真道人姓陈氏,自号归真道人,正黄旗满洲人,陈芸窗之女,镶兰旗满洲内阁中书赫舍星氏巴尼浑之妻。此书前有英和、毓华所作序言,李廷均、张旭、蒋氏之女等及其子明昕所写题词。
七种,二百五十六卷。清郁松年编辑。郁松年字万枝,号泰峰,江苏上海(今上海市)人。恩贡生出身,好读书,筑宜稼堂,藏书达数十万卷,道光、咸丰间江南藏书家之善本多归于此。松年亲手校雠,选元明旧本世不多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