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歙县志

歙县志

①二十卷,首一卷。清张佩芳修,刘大櫆等纂。张佩芳(1732-1793),字公路,又字荪圃,号卜山,清山西平定州人。乾隆二十二年(1757)进士,历仕歙县、合肥县令,寿州、泗州知州。乾隆三十二年(1767)来任知县。张氏热心地方史志的撰述,修有《黄山志》二卷,撰有《平定州志》十卷、《平定州志考误》一卷、《榆关考》等。其杰作《陆宣公翰苑集注》二十四卷,更为学术界重视。刘大櫆,安徽桐城人,任歙县司训。歙县旧志,自明万历三十七年张涛始创修,其后天启四年戴东旻复纂修,迄于清代,顺治八年、康熙二十九年复两经修辑。知歙县事张佩芳,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设馆郡西锦衣里,延刘大櫆主其事,逾年而峻。此志大抵综前四志而互证之,芟芜录实,成二十卷,汇类分门,共分九类,又于各志之下,别分子目,凡六十有二。其异于旧志者:于食货志下,增盐法、茶纲二目;恤政别立一门,而以仓储、院局、蠲赋、赈济、优老、义产等属之;选举志增殊恩一目;人物志删去流寓一目;徙仙释为寺观;并书目于艺文。刘大櫆乃一代文宗,是编体例完备,叙述简括,引据亦称典核,足称佳志。有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藏经阁刻本、抄本。②十卷,首一卷,清劳逢源修,沈伯棠等纂。劳逢源,仁和人,进士,清道光二年(1822)来任歙县知县。沈伯棠,浙江德清人。时去乾隆三十六年(1771)张佩芳志,已五十余年。劳逢源来,因于道光四年(1824)创议重修,延沈伯棠主其事,至道光八年而书成。为纲者十,为目者五十有四。此志大抵因循乾隆张佩芳志,间亦有所更改。如旧志列沿革、兵防于建置,参杂不伦,颇乖志体,此则以沿革隶之舆地,以兵防隶之武备,皆较旧志为有体。此志体例不务新奇,而引据亦称详核,且于旧志之失,亦多所厘正。如艺文志专载书籍,而不滥收诗文,又其所引诸书,皆具列原文,标其出典,皆较旧志为有法。此志因延旧志,虽胜于旧志,然于旧志之弊,亦未能尽除。有清道光八年(1828)刻本。

猜你喜欢

  • 东望望阁诗钞

    十六卷。清查亦照(1762-?)撰。查亦照,浙江嘉善人,生平仕履待考。全书无序跋及目录,不分体,编年为序,近体诗居多,七绝不如七律,五古胜七古,诗中大抵登临怀古,题花咏雪,赠答酬酢之作,记叙嘉庆中叶之

  • 清隐山房丛书

    七种十卷。原题华阳逸叟编。华阳逸叟不知为何许人。书序称:华阳逸叟,寄寓闽越山麓,题其室为清隐山房。其家藏书丰富,得未见书,不惜以重金购之。丛书所收七种,大半为术数类著作,其余为兵家著作。其目次为:《天

  • 妇人产育保庆集

    见《产育宝庆集》。

  • 金山县志

    三十卷,首一卷。清龚宝琦、崔廷镛修,黄厚本等纂。崔廷镛,清光绪初年知事金山县。乾隆十六年(1751),知县常琬始创为志,道光间,邑人姚汭、钱照泰又续修之,此志为重修,成于光绪四年(1878)。卷首为凡

  • 读诗一得

    不分卷。宋黄震(生卒年不详)。黄震字东发,慈溪(今属浙江)人。宝祐进士,为史馆检阅,知抚州。著述另有《古今纪要》、《黄氏读书日钞》。《读诗一得》原为《黄氏读书日钞》的一卷,《宋史·艺文志》、陈振孙《直

  • 绩溪胡氏丛书

    四种,十八卷。清胡培系辑。胡培系字子继,安徽绩溪人。贡生,晚年以军功选授宁国教谕。光绪年间,胡元洁、胡晋牲欲汇集刊印先辈遗著,乃请胡培系主持编校。后因胡晋牲等先后去世,丛书只编成其中四种。有清胡培翚一

  • 世祖章皇帝圣训

    六卷。康熙二十六年(1687)圣祖仁皇帝恭编,乾隆四年(1739)乾隆皇帝为此书写了序言刊布。全书共有一百一十三则,分为三十二门,主要记述了清世祖章皇帝福临,幼龄践祚,定鼎北京,统一全国的事迹,对顺治

  • 坊记集传

    二卷。明黄道周(其生平详见“月令明义”条)撰。是书为崇祯十一年(1638)黄道周官少詹事时所进《礼记》注五篇之三。《坊记》为《礼记》篇名。是书以《坊记》为经,分为三十章,每章各立名目,上卷之自为大坊第

  • 南漳县志

    ①三十五卷,首一卷。清陶绍侃修,胡正楷纂。陶绍侃,江苏武进人,生员,官南漳知县。胡正楷字鹤山,本县人,吏员。明中叶县人周梦阳创修县志,其后有万历志、天启志、乾隆志,皆不传。乾嘉之际,胡正楷杂辑县中旧事

  • 四书正

    十卷。清张昉撰。昉字于东,号匏客,河南商丘人。崇祯九年(1636)进士,入清后隐居不出。著有《匏客集》等。其学笃守朱熹之旨,对《四书》深有所窥。认为讲学与说书不同。讲学者阐发讲明心性之理,借《六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