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月波洞中记

月波洞中记

二卷。不著撰人。此书见于宋郑樵《通志·艺文略》,为一卷,称老君记于太白山月波洞,凡九篇。晁公武《读书志》所言与郑樵基本相同,只是又说此书系唐任逍遥得之于太白山月波洞石壁上。今所传本系《永乐大典》所载。书前有原序一篇,亦称有相术九篇,老君题在太白山鸿灵溪月波洞中七星南龛石壁间。序末题赤乌二十年七月二十三日序。赤乌为三国时吴国年号,以十三年终,并无二十年。序中又以“钟吕”并题,吕洞宾为唐人。据此,断定此书系伪托无疑。但书中内容自仙济至玉枕九篇词意古奥不俗,可能即宋志所载旧章,其余则为后世不学之徒附会依托。上卷为仙济、九天玄微、真度、灵岳、幽隐、河岳、心隐、贯德、玉枕等九篇,分别论气度、头骨形、全身骨形、气色九骨、毛发、五官四渎、口眼、面部气色、玉枕(脑后)骨法等。之后为耳限、额限、眉限、眼限、鼻限、上下唇限、颏限等,分论各部相法。卷下为论八限、杂论印堂项腰足、断及第、断富贵、凶暴五章、恶死五章、疾病五章、夭折五章。全书体例不太协调。玉枕篇之后有“正和四年六月将仕郎充高邮军学教授潘时竦校正”字样,显然为一独立部分。其后内容较杂,系后来增附。此书前九篇重骨相、气质,而又注意全身各部位整体配合,体系完整,阐述明白,不同于一般市井之徒骗人之语。此书为一般相术家所重。有清《四库全书》辑《永乐大典》本。

猜你喜欢

  • 薛文清集

    二十四卷。明薛瑄(1389或1392-1464)撰。薛瑄,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属山西)人。官至礼部右侍郎。谥文清。性刚直,曾因融怒王振下狱。学宗程东。其修己教人,以复性为主,有“河东派”之称。但认

  • 常谈考误

    四卷。明周梦竑撰。周梦竑字启明,南漳(今湖北南漳县)人。万历进士,官至工部郎中。尚著《青溪山人文集》、《水部备考》等。《常谈考误》卷首有万历三十年(1602年)焦袪、顾起元二序。《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曰

  • 清泉精舍小志

    一卷。明黎民表编。黎民表,字维敬,自号瑶石山人。从化(今属广东)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十三年(1534)举人,授翰林院孔目,迁吏部司务。以能文用为制敕房中书。后加官至参议。此编系其家居唱和之诗。卷首自序

  • 永陵传信录

    六卷。戴笠撰。戴笠,字耕野,明吴江(今属江苏省)人。永陵,是明世宗(嘉靖)的陵墓。该书以纪事本末体记述嘉靖年间史事,各卷标目依次是“兴献大典”、“更定郊祀”、“钦明大狱”、“二张之狱”、“曾夏之狱”、

  • 韩诗

    ① 不分卷。原未注明撰著者姓名,实为清宋绵初所撰三卷本《瓞园经说》的第二卷。高邮王士濂将其刊入《鹤寿堂丛书》时,不知何故将此卷独列出来,又用该书第一篇篇名来称其全书,造成后人读解困难。宋绵初,事迹见前

  • 半岩庐遗文

    二卷。补一卷。《遗诗》二卷。补一卷。《附录》一卷。清邵懿臣(1809-1861)撰。懿辰字位西,仁和(今杭州)人。道光十一年(1831)举人,官刑部员外郎。其学礼以李光地、方苞为宗,摈斥近世汉学家言。

  • 经术要义

    四卷。清高元标(生卒年不详)撰。高元标字琴山,嘉兴(今浙江省)人。《经术要义》是高元标的一部杂纂之作,此书是杂采旧文,分门排纂。自孝行至闺范,共分二十五目,书末附有报应一门,与其它杂纂之书有相似之处。

  • 汉隶异同

    十二集。清甘扬声(生卒年不详)辑。扬声字实求,宝山(今属上海市)人。这是隶书异体字的汇编。依照《康熙字典》体例,按地支分为十二集,每集之内亦分作若干部,每部之内录汉碑中不同于今字楷体的隶书(仅与今字波

  • 满文老档

    一百八十卷。清额尔德尼等奉敕撰。沈阳故宫崇谟阁,旧藏满文老档一百八十册,系借用蒙文字母拼写满语,使用时不加圈点,称“无圈点满文”或“老满文”,用以书写文件、记录史事、整理档案(或称档册、档子)。该书所

  • 本经

    见《神农本草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