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卷。明熊宗立(详见《素问运气图括定局立成》)撰。此书成于明正统五年(1440),内容主要对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和陈文中《痘疹方论》类证注释,疏源导流,融会贯通。卷一至卷三为论证,共三十九篇,每篇均有
三卷。元敖(生卒年不详)撰。敖字、号、籍贯及生平事迹均不详。此书主要依据历代图书,杂以佛教、道教学说撰成。书中首先绘出先后天理数图,又绘有求仁尽性诸图,各图之下附以文字论述和说明,文图并茂,颇有特色。
四种,四卷。清王颂蔚撰。王颂蔚字芾卿,又字蒿隐。江苏长洲(今属苏州)人。光绪年间进士,官户部郎中,补军机章京,记名御史。有经史考证类著作。是编所收主要为诗文集:有《写礼庼文集》一卷补遗一卷、《写礼庼诗
一卷,共六卷,其中《韵诂》五卷,《补遗》一卷。清方浚颐主编。浚颐(1815-1889),字子箴,号梦园、宝米斋、待月簃等,安徽定远县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进士,累官至四川按察使。书室名二知轩。
一卷。也称《补辑风俗通义佚文》。清顾櫰三辑。顾櫰三生平事迹详见《补后汉书艺文志》。东汉应劭撰《风俗通义》三十一卷(一说三十二卷、三十卷),今本仅存十卷,亡佚严重。钱大昕、卢文弨等辑有《逸文》,顾櫰三亦
二卷,附《家约》一卷。清魏裔介(详见《孝经注义》)撰。本书全是裔介教诲开导子孙晚辈的语言,内容多为讲解如何应试科举的诗文。所附《家约》一卷共写十件事,是其官拜大学士时所作,中心内容是劝戒魏氏后代做事谨
一卷。清段玉裁撰。参见《说文解字注》。明末常熟毛晋汲古阁所刊《说文解字》“大徐本”,有初印本和五次剜改本。剜改完全依照《说文系传》即“小徐本”,而所取者未必是,所改者未必非。因而段氏便对汲古阁所刊“大
一卷。清俞富仪撰。俞富仪,生平不详,字宝娥,安徽婺源人,俞祖声之女,沱口郎传仁之妻,清代诗人。此书有民国初年刻本,书前有胡廷圭序言,江峰青、俞振书等题词,江峰青为其写有小传,其弟俞庸升写有节略,书后有
二卷。宋王质(1127或1135-1189)撰。王质字景文,号雪山,郓州(今山东东平)人,后徙居兴国(今属江西)。绍兴年间进士。曾为枢密使张浚幕僚,入为太学正。上疏请孝宗早定战守之策,被忌之者指为异论
一百十八卷。清汪琬(1624-1691)撰。汪琬,字苕文,号钝翁,又号尧峰,长州(江苏苏州)人。顺治十二年(1655)进士,官至户部主事、刑部郎中。后因病辞官归家。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