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新校注古本西厢记

新校注古本西厢记

六卷。明王骥德(?-约1623)撰。骥德字伯良、伯骏,号方诸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骥德精研音律,知名于世,为山阴徐渭弟子,曾为吴江沈璟撰《南曲谱》序,天启四年(1624)毛以燧跋骥德《曲律》称其新著有《方诸馆集》若干卷,《方诸馆乐府》二卷,有《题红记》及《男王后》、《倩女离魂》诸剧,该跋亦称骥德卒于天启三年,享年不可考。新校注古本《西厢记》为骥德编于万历年间、山阴朱朝鼎所刊、每页下署香雪居三字,盖印朝鼎堂名。骥德自序称西厢流传既久,失其故步,以致不胜句读;以故需弃伪存真,必什证诸,以当佐证。大致取碧筠斋古注十之二,取徐渭新释亦十之二,此外考其书中所引,有万历十六年(1588)朱石津本,有秣陵金藏衡本,有毗陵徐士范本等考校而成此书,用力至勤,其注以正文字者为多,亦释事释意,其卷首所引书目达二百余种。凡校记附每套之后,以备世人采择。唯诸本异文仅在条中举出,未能一一列举,致使人考《西厢记》仍不能据此一书而详知异同,其体例亦未尽善。又其校书过逞己见,以整齐为工,以简洁为雅,以典瞻为上,不免以后来制曲风气衡量古人,又古人倚声,曲本无定谱,曲文变例尚多,骥德急欲划一,不免拘滞。是以书中文字经骥德所定者,往往失之荒诞错误,不可依据。如二折一套赚煞改吓蛮书信为下燕书信,三折三套,改社家为杜家、三折三套将身子乍改为身子诈,王实甫《西厢记》为十七折,以一套一折,骥德改折为套,以四套为一折,其体为文人所无,其形式亦不古不今,殊为臆造,是其于此书用力虽勤,而谬误亦多。今有明万历刊本行于世。

猜你喜欢

  • 宣和书谱

    二十卷。不著撰人名字。宋徽宗赵佶(1082——1135)敕撰。《宣和书谱》记录宋徽宗时内府所藏诸帖,与《宣和画谱》作于同时。《宣和书潜》首卷收录晋、唐、梁、周历代诸帝王十二人书,其中尤以唐太宗、唐明皇

  • 胜朝粤东遗民录

    四卷。清陈伯陶(见《宋东莞遗民录》)撰。该书记粤东明季遗民旧事。自各郡县志及清初诸遗老文集,旁加考证,辑出二百九十余人。以不试不仕为断,依郡县分列。诸书互异及可疑者,别为按语。凡遗民著作皆录其书目。后

  • 应庵任意录

    十四卷。明罗鹤(生卒年不详)撰。罗鹤,字子应,号应庵,泰和(今江西省泰和县)人。其生平事迹不详。此书共十四卷,二百四十四条,大意欲仿《容斋随笔》、《学斋占毕》诸书。但因耳目颇为狭隘,不能尽有援据考证,

  • 集杭谚诗

    一卷。清邵懿臣(1810-1861)撰。懿臣一作懿辰,字位西,仁和(今杭州)人。道光十一年(1831)举人,考取内阁中书。官刑部员外郎。他与曾国藩交厚,专治经学,其文效法桐城。著有《礼经通论》、《遗集

  • 广韵藻

    六卷。明方夏(生卒年不详)撰。方夏字南明,自号养春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此书在杨慎《韵藻》的基础上,删其繁复,又增加了原书不足的部分。但疏漏之处仍较多。唯杨慎书中假借均字为韵字,方夏独改从今文,立

  • 在亭丛稿

    二十卷。清李果(1679-1751)撰。李果,字硕夫,一作实夫,号在亭,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李果家贫,刻苦力学,工文,尤擅长传纪文,文笔雅洁而整饬。著有《在亭丛稿》。是集凡二十卷,其中各体文十二卷,

  • 学易记

    ①九卷。元李简撰。李简,《宋元学案》列《伊川续传内》,称字蒙斋,信都(今河北枣强东北)人,不知何据,四库馆臣谓:“简里贯未详。《自序》称己未岁承乏倅泰安,己未为延祐六年,盖仁宗时也”。此大误。李简《序

  • 往日生论注

    二卷。元魏释昙鸾(476-542)撰。昙鸾,生于今山西省大同市的雁门,因家近五台山,自小听说了有关文殊菩萨灵异的传说,使幼小心灵对佛教神奇打下深刻烙印。十余岁时,即登山访寻,各见遗迹,依佛教出家。由于

  • 第九才子书斩鬼传

    见《斩鬼传》。

  • 颜氏家训校记

    一卷。清郝懿行(1757-1825)撰。懿行字恂九,山东栖霞人。平生著述颇多,主要有文集十二卷,笔录六卷,《证俗文》十八卷,《宋琐语》一卷,《尔雅义疏》十八卷,《易说》十二卷等。《颜氏家训校记》为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