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文昌杂录

文昌杂录

六卷,补遗一卷。北宋庞元英(生卒年不详)撰。庞元英字懋贤,单州成武(今属山东)人。丞相庞籍次子。至和二年(1055)赐同进士出身。元丰初,为群牧判官、都官郎中。元丰五年(1082)任朝请大夫、主客郎中。元丰八年以后,历任中散大夫、鸿胪少卿、知晋州等职。在任主客郎中四年间,将其供职尚书省的所见所闻及朝章典故等,笔录成书,因尚书省旧有“文昌天府”之称,故以名书。书中主要记述朝中典章故实,间及所闻轶事。所记朝廷礼仪、百官除拜等事,多为耳闻目睹,切实可征。对元丰官制记载尤为详悉。多有可以证宋史之舛漏者。马端临作《文献通考》,曾取材于此书。但书中亦有芜杂及失考之处,如以尧舜对天地为李矩问李演事,范镇《东斋记事》则以为杨亿校士时事,岳珂《程史》又以为欧阳修和贡举时事,《珍席放谈》又以为南唐时汤悦妹婿问汤悦事,与各书记载互异,不知孰是。书中又以虎子为出于李广射虎事,不知孔安国为侍中,以儒者不执虎子而执睡壶,其事已见于李广之前等等,稍有舛误。虽然如此,其书仍不失为宋元笔记小说之佳本,为研究宋代典章制度的重要资料,足资治文史者参考。今传本不一,《雅雨堂藏书》、《四库全书》、《学津讨原》、《丛书集成初编》等丛书本作六卷,补遗一卷,也有直接称七卷者。《续百川学海》、《古今说海》、《学海类编》、宛委山堂《说郛》等丛书本作一卷,《说库》本误题宋陈襄撰一卷,商务印书馆《说郛》本不分卷,《旧小说》本收入二则。1948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作为《中国文学参考资料丛书》之一,重新出版,为目前最好最为通行版本。

猜你喜欢

  • 清绮轩词选

    十三卷。清夏秉衡选。夏秉衡华亭(今上海松江)人,生卒年及事迹不详。此书选历代之词,按小令、中调、长调而分。清词入选甚多。唐宋之词,本声律与形体并重。虽间有未合,而大体精纯。明词俗滥,清词虽众,亦当慎择

  • 春秋条辨

    不分卷。清梁鸿翥撰。鸿翥字志南,德州(今山东德州)人,乾隆年间岁贡生,著有《周易观运》、《尚书辨义》、《仪礼提纲》、《周官辨义》、《四书阐注》等。《春秋条辨》是作者对《左传》、《公羊传》、《穀梁传》及

  • 天延阁诗前集

    十六卷。《后集》十三卷。附《花果会唱和诗》一卷,《赠言集》四卷。清梅清(1623-1697)撰。梅清生平详见《瞿山诗略》(辞目)。是集分为前、后二集。前集十六卷。包括《乐府》、《乐家园草》、《新田集》

  • 学易大象要参

    四卷。清林赞龙撰。林赞龙字云泽,侯官人。雍正四年(1726)举人。该书以发明大象为主,六十四卦各为一篇。以上下经分为二卷。而冠以纲领六篇为一卷。这六篇一是“发凡”,二是“象例”,三是“义理象数”,四是

  • 汉州志

    四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刘长庚修,侯肇元等纂。刘长庚,曾任汉州知州。侯肇元,汉州人。按汉州志,创自明嘉靖中,纂辑者为州人张一廉,然至万历年间才厘定付梓。清乾隆年间知州张珽曾重修,兹编则为续乾隆张志而作。

  • 中候运衡

    一卷。清乔松年辑。《太平御览》第八十“帝尧刻璧,率群臣东沉于洛,书曰:天子臣放勋德薄,施行不亢。”《礼记·曲礼》疏所引,作《中候运行》;而《路史》则云:“尧刻璧为书沉洛,今《运衡》篇是也。”古代行、衡

  • 尊古斋所见吉图初集

    四卷。黄浚辑。黄浚,字百川,北京人。此书收录商周至清古器一百九十器。因我簋器和盖是分列的,故于省吾在序言中说是一百九十一器。其中商周彝器约占百分之六十。所录各器均不记大小尺寸,也无考释。有1936年影

  • 宋论

    三卷,明刘定之(1409-1469)撰。刘定之,字主静,号呆斋。江西永新人,正统元年(1436)会试第一,授编修,进侍讲。景帝即位后他上陈时政十事,天顺初又升为翰林学士。宪宗时,进身太常少卿,兼侍读学

  • 古玉图考

    四卷。清吴大澂撰。吴大澂,详见《恒轩所见吉金录》条。古吴毛上珍摹刻本。此书光绪十五年(1889)写完,其稿由莫绳孙刻之于吴中,后上海书商又以此本付之影印,所以传的有两个版本。书四卷,著录古玉191器。

  • 周易象义

    四卷。明唐鹤征(1538-1619)撰。鹤征号凝庵,江苏武进人。唐顺之之子。少承庭训,于九流百家,天文地理、稗官野史,无不究极,尤归心于老庄。隆庆五年(1571)进士,官至太常寺少卿。事迹附见《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