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文子

文子

二卷。战国时文子(生卒年不详)撰。文子其人,姓名与事迹均不详。北魏李暹作《文子注》(书已亡佚),据《史记》及南朝宋斐骃《史记集解》所载,将计然、文子二人合而为一,于是便有文子姓辛名钘,号计然,葵邱上人,老子弟子,范蠡之师等说。《汉书·艺文志》著录《文子》九篇,唐代颜师古为其作注说:“老子弟子,与孔子并时,而称周平王问,似依托者也。”唐马总《意林》称文子与计然,截然两人两书,李暹合为一人,谬甚。宋杜道坚认为颜师古说与孔子同时是对的,而其疑称周平王问之语或为楚平王之误。《文子》又名《通玄真经》。其书要本归老子之学,糅杂名法儒墨诸家。列老氏之言加以论释,引言与论释混杂难辨。所引《老子》之语,多数与今本《老子》相同,也有许多不同之处。而其关于道的论释,却颇为深刻。认为道是高不可极、深不可测的,能够包裹天地,禀受无形;其源流浊浊,冲而不盈;浊以静之徐清,施之无穷,无所朝夕,表之不盈;用手一握,能约能张;幽而能明,柔而能刚,含阴吐阳而章日月星三光。山以道而高,渊以道而深;兽以道而能走,鸟以道而能飞,麟以道而能游,凤以道而能翔。认为道是虚无,而平易、清静、柔弱、纯粹、素朴这五项是道的形象。认为清静恬淡能够和人之性,所以静漠恬淡能够养生,和愉虚无能够据德,即外不乱内,性得其宜;静不动而和,德安其位。能够养生以经世、抱德以终年就可以说是体道。文中关于治身、治国、治世之道,也多有精彩议论,但不外乎清静无为之说。《文子》一书,《汉志》著录九篇,《隋志》载十二篇,《七略》为九篇,李暹及唐徐灵府都作十二卷。清《四库全书》录为二卷。虽然在流传过程中有篇差之数的不同,而其内容大体相同。后世学者对此书多有评说,唐柳宗元指其为“驳书”,讥其真伪混杂。但又认为其书理道深至,语言精炼,非周秦间人不能为,与《关尹子》、《亢仓子》等伪作迥别。唐天宝中,诏号文子为通玄子,《文子》书为《通玄真经》。后来有些学者认为此书是西汉作品,其中大半抄自《淮南子》。1973年河北定县(今定州市)汉墓出土的竹简中有《文子》。书中大部分内容不见于今本《文子》,而《道德》一章,有六段与今本大体相同。出土的竹简证明《文子》一书成于战国时期,是后世研究道家学说的重要典籍之一。虽然此书有伪托之嫌,而其实有可取之处。传统认为其书为汉代作品未免不确。现存明《道藏》(题《通玄真经》徐灵府注)本、清《四库全书》本、《说郛》本、《墨海金壶》本、《元明善本丛书十种》本等。

猜你喜欢

  • 石经论语残字

    一卷。清马国翰辑。《论语》残字共971字,计有开头四篇即《学而》、《为政》、《八佾》、《里仁》和末尾四篇即《阳货》、《微子》、《子张》、《尧曰》。又有校记三节,讲述盍、毛、包、周等字的异同。其他与今本

  • 不系舟渔集

    十五卷。《附录》一卷。元陈高(1314-1366)撰。字子上,号不系舟渔者。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至正十四年(1354)进士。授庆元路录事。不久即弃官去。往来于闽、浙间。二十七年(1367)浮海过山

  • 安图县志

    十卷。民国刘建封修,吴亚元纂。刘建封,宣统元年(1909)任安图县知县。安图县,位于吉林延边朝鲜自治州西南部,松花江上游。刘建封莅任后,亲自查看了安图县山川、道路、土物、风俗及社会情况。适奉宪令,编修

  • 祐山杂说

    一卷。明冯汝弼(约1545年前后在世)撰。冯汝弼,字惟良,平湖人,生卒年均不详。历官工科给事中、潜山县丞等。著有《祐山文集》、《诗集》和本书。《祐山杂说》一书自记生平琐事。然而书中也记他人事,书末载种

  • 翏翏集

    四十卷。明俞安期(1550-?)撰。俞安期,初名策,字公临,更名后,改字羡长。江苏吴江人。卒年不详。著有《唐类函》等多种。是集凡四十卷。为骚一卷,赋一卷,诗三十七卷,杂文一卷。安期之名本由依附七子而成

  • 枝语

    二卷。清孙之騄(生卒年不详)撰。孙之騄字子骏,号晴川,仁和(今江苏省滨海县)人。贡生,雍正间官庆元教谕,性情耿介,博学群书,尤专好古,著述很多,有考订类、农家类、杂史类等。著有《尚书大传》三卷、补遗一

  • 书集传

    十二卷,《或问》二卷。宋陈大猷撰。陈大猷,东阳(今属浙江省)人,生卒年不详,南宋理宗年间进士,由从事郎历六部架阁。陈大猷所作《书集传》与《或问》,为《四库全书》录入者仅《或问》二卷,《书集传》未被录入

  • 周易说略

    四卷。清朝张尔岐撰。张尔岐(1612-1677)字稷若,山东济阳人。明诸生。严格恪守朱子之学,因此作此书以发明《本义》之旨。其中第四卷分为两部分,所以也作五卷。李焕章作《尔岐传》说是八卷;不对。《四库

  • 吴越备史

    四卷,补遗一卷。旧本题宋武胜年节度使掌书记范垌、巡官林禹撰,记载的是钱镠以下累世事迹。据陈振孙《书录解题》载,认为《吴越备史》为钱俶之弟钱俨作,托名林禹、范垌而已。该书原在卷首列年号世系图、诸王子弟官

  • 鹰论

    二卷。意大利利类思(1606-1628)纂译。利类思,意大利传教士,1637年来华,译有《超性学要》等书。清初康熙年间,朝廷统治者仍沉缅于关外的马背生活,养鹰放鹞,驰骋狩猎,视为故常。当时清圣祖玄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