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平原县志

平原县志

①二卷。明刘思诚修,高知止纂。刘思诚字克实,号定宇,直隶山海卫人,万历元年(1573)乡荐,十五年(1587)任平原县知县。任满升济南府同知。高知止字明甫,邑人,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授阳曲知县,补大名,调长垣,以疾告归。万历十五年,刘思诚掌平原后,见邑旧志,丛芜漫漶,残缺久废。恐其文献无征,就锐意搜辑,重修县志。以邑人张蕙所撰志稿重辑。高知止负责编纂任务,遂成新志。《平原县志》万历十八年(1590)刻本。此志体例不善,记载亦无编法。如先建置后疆域,又以城池、市镇、邮舍隶于疆域门下。以古迹坊表、冢墓、寺观隶于杂志门下,乖其体例。后世继修邑志者,讥其类次失伦。此外,其内容极简陋。②十卷,首一卷。清黄怀祖修,黄兆熊纂。黄怀祖字令思,江苏溧阳人,出身举人,乾隆九年(1744)任平原县知县。黄兆熊,邑人。按《平原县志》,创自明万历刘思诚,再修于顺治初年赵重煦,此志为三修。其上距旧志已八十余年未修,旧志脱落湮灭,几不可识,惟因循已久,订辑殊难。当康熙十一年,檄各省郡邑,重修县志,而平原县当时又未遑续修。乾隆时,车驾东巡,皆经此邑,采风问俗,无以为对。黄怀祖掌平原后,决意纂辑新志。乃征集邑中绅耆,咨询旧闻,网罗近事,凡条目五十八,契其大纲,厘为十卷。虽然依据前志,而变更甚多。《平原县志》乾隆十四年(1749)刻本。全书十卷首一卷。分为:卷一疆域志、卷二建置志、卷阴食货志、卷四学校志、卷五祠祀志、卷六职官志、卷七选举志、卷八人物志、卷九杂志、卷十艺文志。卷首有志序、凡例、列图五幅。此志体例完备,取材严谨,书中叙述,凡前志之文,皆注“旧志”两字,新增考证,则附于其后,均极详博精核。其分门设目,别具一格。如:在学校门内列有“乐器”、“书籍”二目,在艺文门中列有“书目”、“碑记”、“诗歌”三目。在清代县志中,尚为罕见。其有民国二十五年(1936)铅印本。

猜你喜欢

  • 晚晴簃诗汇

    二百卷。徐世昌(1855-1939)辑。徐世昌,字卜五,号菊人,又号弢斋,祖籍天津,生于河南汲县,清末民初大官僚。早年与袁世凯结为兄弟,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官至军机大臣、体仁阁大学士。辛亥革命

  • 共读楼书目

    十卷。清国英编。国英(约1821-1890),满姓索绰络反出身没落世勋之家,幼时家贫,二十岁左右补为枢曹。同治三年(1864)与朋友共创崇正义塾,后屡蒙恩擢,所得俸银悉用购书,所藏亦渐为丰富。光绪二年

  • 四传管窥

    三十二卷。清张星徽(生卒年与生平事迹不详)撰。星徽字北拱,温陵(今福建泉州)人。该书前有作者自序,知该书作成于清乾隆四年(1739),共三十二卷,其中《左传》十六卷,《国语》四卷,《公羊传》六卷,《穀

  • 太学典祀汇考

    十四卷。清张璿撰。张璿,字玉衡,宛平(今北京西南)人。官至国子监典簿。生卒年不详。本书记载历代太学祭祀制度和凡祀于太学的自孔子而下四配十哲及先贤先儒的言行事迹。作者意在广博,而轻于考证。子夏《易传》,

  • 少室山房类稿

    一百二十卷。明胡应麟(1551-1602)撰。胡应麟,字元瑞,更字明瑞,号石年生,又号少室山人,浙江兰溪人。应麟幼能诗,万历四年(1576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聚书四万余卷,从事著述,征引广博。

  • 石鼓文考证

    一卷。清吴广霈撰。吴广霈,字翰涛,号剑华道人,安徽泾县人。有《剑华堂诗集》等著作。光绪三十一年(1905),吴广霈得沈树镛家藏旧拓本石鼓文,不久又得见明拓,录为底本,复取薛尚功、郑樵、潘迪、郭宗昌、朱

  • 寿宁县志

    八卷,清赵廷玑修,王锡卣纂。赵廷玑,字浚之,浙江山阴人。康熙二十四年(1685)任寿宁县知县。王锡卣,寿宁县儒学教谕。考寿宁县志,创修于明景泰间。二修于嘉靖二十七年邑令张鹤年。三修于万历二十三年邑令戴

  • 三国六朝五代纪年总辨

    二十八卷。不著撰人名氏。根据《文献通考》载纪年统论一卷、纪年备遗一百卷,为永嘉(今浙江东南)朱黼撰。朱黼,字文昭,曾受业陈博良门下,最后隐居南荡山。之后魏仲举依循通鉴,根据前史将朱黼所著之原书加以删订

  • 分撰两戴礼记章句凡例

    不分卷。清廖平(1852-1932)撰。廖平,字季平,号六泽,四川井研(今四川省井研县)人。光绪注,光绪无乙丑年,必有误。进士。以知县起用,自请改教,遂选授绥定府教授,任教尊经书院,四川国学院。廖平儿

  • 太古堂集

    二卷。明高宏图(?-1645)撰。高宏图,字研文,一字子犹,号斋,山东胶州人。生卒年不详。生年不详。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官至南京户部尚书。福王时为东阁大学士。南京破后,不食而死。事迹具《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