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寒香馆藏真帖

寒香馆藏真帖

六卷。清梁九章辑。梁九章字云裳,官四川知州。此帖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刻成。所收从唐至清乾隆、嘉靖年间共二十二家。首列怀素《千字文》,书软弱无力,仍是学祝枝山书者伪造。李邕书札八行,也属伪书。米芾书《春和帖》俗气满纸,自然不是真迹。赵孟頫《耕织图诗》,小楷颇为圆熟,但意味浅薄,不可能是赵孟頫书。明以前书,只有鲜于必仁《陈情表》一通,为真迹,也属佳作。有顺德梁氏本。

猜你喜欢

  • 丙丁龟鉴

    五卷。续录二卷。南宋柴望(生卒年不详)撰。柴望字仲山,江山(今属浙江省)人。曾官太学上舍,除中书。淳玦六年(丙午,1246)正旦日蚀,因上《丙丁龟鉴》,犯忌入狱,不久释归,景炎二年(1277)荐授迪功

  • 元史氏族表

    三卷。清钱大昕(1728-1804)撰。大昕字晓徵,号辛楣、竹汀居士,自称潜老人,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人。学识渊博,兼通文字、音韵、训诂、天文、历算、舆地、氏族、官制、典章、金石之学,尤长于考史。大

  • 湖南文征

    一百九十卷。清罗汝怀(生卒年不详)编。罗汝怀,字中翰,湖南湘潭人。此编所录之文,自元明迄清近六百年,作者八百余人,文四千余篇。其中精于理者十之六,善言情者十之四,而骈体亦颇有甄采,不言法而法未始或紊,

  • 韵法横图

    一卷。明末李世泽撰。李氏字嘉绍,上元(今南京市江宁县)人。如真先生(李登)之子。是书初名《切韵射标》,梅膺祚取之与《韵法直图》相配,改称《韵法横图》,附刻于《字汇》后。梅氏序云:“是为李嘉绍氏所作者也

  • 杨文敏集

    二十五卷。明杨荣(1371-1440)撰。杨荣初名子荣,字勉仁,建安(今福建省建瓯县)人。建文进士,初任编修,永乐时,明成祖朱棣召入文渊阁,以多谋能断,为成祖所重,并为之更名杨荣,多次随行北巡,升至文

  • 周礼郑司农解诂

    六卷。东汉郑众(?-83)撰,清马国翰辑佚。郑众字仲师,郑兴之子。官至大司农,史家称“郑司农”,亦称“先郑”。幼从父学习《左氏春秋》,明《三统历》,兼通《诗》、《易》,知名于当世。事迹见《后汉书》本传

  • 毛诗奇句韵考

    一卷。清牟应震撰。此书成于《毛诗古韵》之后。《古韵》之作始于乾隆十二年(1747),成于乾隆十六年(1751)。本书始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六月,成于同年七月,历时一个半月。书前有序,以为《诗经》

  • 读左日钞

    十二卷。补二卷。清朱鹤龄(详见《尚书埤传》)撰。此书主要采赵汸、陆粲、傅逊、邵宝、王樵五家之书以及诸儒之说,以补正杜预《春秋经传纂解》之阙讹,大抵集旧解者占十之七,出己意者占十之三,所以名曰“钞”。其

  • 砚史

    一卷。宋米芾(详见《画史》)撰。是书首冠以用品一条,论石当以发墨为上。后附性品一条,论石质之坚软;样品一条,备列晋砚、唐砚、宋砚形制之不同。中记诸砚,从玉砚至蔡州白砚共二十六种,特别对端砚、歙砚,辨之

  • 速兴新学条例

    一卷。英国李提摩太(洋见《西铎》)撰,上海蔡尔康笔述。李提摩太在《七国新学备要》(1889)第八章中曾论述按中国教育现状学习西方新学如何变通已有章程,但语焉不详,故他又撰《速兴新学条例》以深入阐述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