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大雪山房文稿初集

大雪山房文稿初集

四卷。《二集》四卷。《言事》一卷。清恽敬(1757-1817)撰。恽敬,字子居,号简堂,阳湖(今江苏常州)人。乾隆四十八年(1783)举人。初官教习,历官富阳、新喻、瑞金等县知县,擢南昌府同知。恽敬早年致力于考据、骈文之学。后受桐城派影响,又工古文,与张惠言同为“阳湖派”创始人。其文推崇孔孟之道,宣扬“性”“命”之说。所作《三代因革论》,虽言“三代之治”有因有革,但又认为“伦物之纪,名实之效,等威之辨”永世不变。和张惠言的思想倾向大致相同。恽敬的古文内容庞杂,以史论、考据、诗文序、游记、书札等为主。语言取法于六经、史汉、旁及诸子杂书,而且在“散行中时时间以八字骈语”。吴德旋评其文说:“先生之治古文,得力于韩非、李斯、与苏明允相上下,近法家言。”“先生于阴阳、名、法、儒、墨、道德之书,既无所不读,又兼通禅理。”(《恽子居先生行状》)他的文章笔势纵放,风格峻峭,气派开阔,有阳刚之美。撰有《三代因革论》、《辨微论》、《谢南冈小传》、《西楚都彭城论》、《答伊杨州书》、《游翠微峰记》、《游庐山记》等名篇。著有《大雪山房文稿》。是编乃其所作杂文,皆恽敬手自编定。有初集四卷、二集四卷、言事一卷。前有自序及通例二十五则,以明撰述,及所以去取之旨。总目后又列编年目录。初集始于嘉庆元年(1796),迄于十六年(1811)。凡文一百六十篇。二集始于十七年(1812),终于二十一年(1816),凡文九十六篇,按年分隶,可作年谱读。嘉庆二十一年(1816)曾刻于广州,版藏故里,毁于咸丰十年(1860)。同治二年(1863)其侄恽世临重刻于楚南,即此本。卷端有《吴德旋行状》述恽敬之言曰:“吾学非汉非宋,不主故常,故其说经之文,能发前人所未发。”然观其文,善于叙事,而短于说经。虽尝与张惠言商榷经义,而精研未深。张之洞《书目答问》,将其列为阳湖派古文家,而未许其于经师占一席,是非苛论。所作散文皆雄骏高古,奇气纵模。自序谓归功于游览。殆所谓以江山万里之助,畅其才,宜其一新壁垒,足与桐城文派齐驱并驾。是书有同治二年(1863)刊本。

猜你喜欢

  • 冲虚至德真经解

    八卷。宋江遹撰。江遹,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辛亥十月,立太学生三舍法,分外、内、上三舍。江遹自称杭州州学内舍生,著有《冲虚至德真经解》二十卷。唐天宝元年,诏号列御寇为冲虚子,其

  • 周易郑注

    十二卷。汉郑玄撰,宋王应麟撰集,清丁杰后定,张惠言订正。此为湖海本。丁杰字小疋,浙江归安(今浙江吴兴)人,乾隆时进士,官教授。王应麟所辑《周易郑康成注》一卷,明胡震亨附刊于李鼎祚《周易集解》后,姚士粦

  • 陈东之经说

    一卷。清陈潮撰。潮字东之,江苏泰兴人,道光辛卯顺天举人,居京师,与大兴徐松相好,客居其家,卒年仅三十五岁。友人杨亮辑其遗稿,编成此书。计《周易》、《尚书》、《毛诗》、《春秋》跋各一篇,杂记三十四则,附

  • 广雅释诂疏证拾遗

    四卷。清俞樾撰。俞樾(1821-1907)字荫甫,晚年号曲园,学者称曲园老人,浙江德清县人。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咸丰五年(1855年)官河南学政。因事罢职,侨居苏

  • 东山外记

    二卷。清周骧、刘振麟合撰。周骧字九逸,浙江鄞县人。振麟字轩振,江西安福人。二人俱查继佐门人。此书杂记查继佐行事言论。前有刘振麟序、周骧引言,又有粤东同学较次姓氏五十二人,后有高验恒跋。初刻于康熙五十八

  • 尚书辨疑

    一卷。清刘青芝撰。刘青芝字芳草,襄阳(今属湖北省)人,雍正甲辰进士。其所撰《尚书辨疑》一卷,只有九条。书前有刘华岳序,后有刘青芝自识。刘青芝以其所疑者,向其好友王尔缉、周伯章询问,周、王二人都回答他说

  • 张考夫遗书

    五卷。清张履祥(1611-1674)撰。张履祥字念夫、考夫,号杨园。浙江桐乡杨园村人,家境贫寒,九岁丧父,其母安慰他说:孔孟也是幼年丧父,只因有志,便成为圣贤。1642年,他三十二岁,在杭州灵隐寺与黄

  • 黎平府志

    八卷首一卷,清俞渭修,陈瑜等纂。余渭,嘉善人,光绪十四年(1888)任黎平府知府。陈瑜,贵阳人,进士。冯天秩有黎平五开记。万历中袁表有黎乘。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泾阳傅和鼎始议修黎五合志。乾隆中郡

  • 字略

    一卷。北魏宋世良(生卒年不详)撰。清任大椿辑。世良字元友,广平(今属河北)人,官至清河太守。《北史·宋世良传》云:“世良强学,善属文,撰《字略》五篇。”《字略》早已亡佚,《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

  • 上阳子金丹大要

    见《金丹大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