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卷。明张铤撰。张铤,字世文,一作世昌,号南湖。明代诗词作家。高邮(今属江苏)人。生卒年不详。正德八年(1513)举人。八次参加会试,皆落第。谒选为武昌通判,在任间,校刻了《西昆酬唱集》、秦观《淮海集
八卷。清胡嗣运撰。胡嗣运字鹏南,安徽绩溪人,副贡生。此书设为问答,对于《尚书》要义,颇有所阐发。比如胡嗣运认为“四岳”是一个人,并举“三老”也是一个人为例证。《尚书》中的“四罪”,不是《左传》中的“四
不分卷。清历代敕编。玉牒,即指清朝宗室谱牒。清朝规定由宗人府会同内院礼部十年一次纂修玉牒。现有故宫博物院藏原稿本,另有宗人府副本原藏孔德学校。
三百五十卷,附补遗十卷。清吴坤修等修,何绍基、杨沂孙等纂。吴坤修(1816-1872),字竹庄,江西新建人。监生,从戎积功,官至安徽布政使。好读书,喜为诗,刻有《半庙园丛书》三十种,著有《三耻斋诗集》
八卷。清吴景果纂修。康熙五十二年(1713),吴景果任怀柔县知县。景果见以前志久佚,遂于吴江潘其烁纂修新志。康熙六十年(1721)刻本。全书八卷,二十三目,卷首有地图四幅。该志虽不分细目,但条例颇为齐
一卷。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1678-1735,1723-1735在位)撰。胤禛,清圣祖第四子,年号雍正。五年(1727)与俄订立《中俄布连斯奇界约》和《中俄恰克图界约》,划定中俄中段边界。七年(17
十五卷。明章玄应(约1475年前后在世)撰。玄应,字顺德,东瓯乐清(今浙江乐清)人。生卒年不详。恭毅公章纶长子。成化十一年(1475)进士。任南京礼、工二科给事中,累官至广东布政使。其孙朝凤任福建佥事
四卷,附录一卷。陈乃乾编。陈乃乾(1891-1971),浙江海宁人。民国十九年(1930),扬州吴引孙将测海楼所藏图书出售,陈与董康力致其书于沪,使其所藏善本得以查实。此目摘录其书名、卷数、册数、撰者
一卷。清龚自珍(1791-1841)撰。自珍字璱人,号定盦,后更名巩祚,仁和(今浙江杭州市)人。道光己丑(1829年)进士,官至礼部主事。思想家、文学家,著作甚丰,今人辑有《龚自珍全集》。少从外祖段玉
四卷。刻者不知其名。所收只、蔡襄、苏轼、黄庭坚,米芾宋四家书。蔡书五种:一是《北苑十咏》小楷,有苏东坡跋,二是《〈十三行〉跋》,三是《公谨太尉帖》,四是《隐居何事何谋生》诗,五是《会郡司门帖》。蔡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