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五经钩沉

五经钩沉

① 一卷。杨方(约公元317年前后在世)撰。王谟(详见辑《圣证论》条)辑。杨方字公回,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东晋诗人、经学家。事迹详见《晋书》本传。杨方著作有《五经钩沉》、《吴越春秋》及诗歌杂文,皆行于世。《吴越春秋》早已亡佚。诗歌杂文,据《隋书·经籍志》记载,梁代曾有《杨方集》二卷,至唐初已亡佚。今存其诗只有《合欢诗》五首,见于明覆宋本《玉台新咏》和《乐府诗集》。据《隋书·艺文志》载,杨方撰《五经拘沈》十卷;《唐书·艺文志》变“拘沈”为“钩沈”,卷同。《晋书》附于《贺循传》后。《文献通考》称晋“杨芳”撰《五经钩沉》,“钩取五经之沉义”,答难申畅。篇什次第亡缺,今缺五篇。又《玉海》称杨方撰《五经钩沉》,自序云:“晋太宁元年撰。钩经传之沉义,著论难以起滞”。凭此可知其大旨。而《初学记》引作杨雄《五经钩沉》,纯属记载错误。《文献通考》云缺“五篇”,《玉海》尚引其序,可知此书宋代尚存。清朱彝尊作《经义考》,则云已亡佚。大略亡佚于元明之际。王谟从《初学记》中辑得四条,从《太平御览》中辑得一条,首录其《序》,列为一卷。收入《汉魏遗书抄》。② 一卷。杨方(见王谟辑《五经钩沉》条)撰。马国翰(详见《五经通义》条)辑。同王谟辑本比较,增引“天霜树落叶,而鸿雁南飞;桃林披华,而元鸟入字”一条,引自《御览》。马国翰认为“其说生知玄照,稍涉道家谈,而文笔议论,与葛洪《抱朴》相近”。贺彦先《报虞预书》称赞他,“不图伟才如此,其文甚有奇分,若出其胸臆,乃是一国所推。”贺对马国翰《五经钩沉》辑书欣赏备至,可见其辑本确具慧心。收入《玉函山房辑佚书》。

猜你喜欢

  • 云台山志

    十八卷。清谢元淮撰。谢元淮,字默卿,湖北松滋人。云台山在江苏海州东北四十里,又名郁州山、都州山、苍梧山。其山清幽秀丽,且地处江北要枢,为淮之重镇。《云台山志》道光十七年(1837)刻本,共十八卷。卷首

  • 鸣盛集

    四卷。明林鸿撰。林鸿,字子羽,福建福清人。生卒年不详。洪武初,以才荐授福建将乐县训导,后官拜礼部精膳司员外郎。年未四十,自免归。事迹具《明史·文苑传》。明初,闽中善诗者有长乐陈亮、高廷礼,闽县(今闽侯

  • 大衍守传

    一卷。清茹敦和撰。此书删取系辞传天数五地数五、参伍以变大衍之数、乾三策及说卦传昔圣人之作易等内容,自为图说,以明河图之数,大衍揲蓍之法。参即三,伍即五,三五得十五,即中央天五地十之合数。变之,即为二九

  • 香叶草堂诗存

    一卷。清罗聘(1733-1799)撰。罗聘,字遁夫,号两峰,又号花之寺僧,安徽歙县入。长期寓居江都(今江苏扬州),清代著名画家,“扬州八怪”之一。自题其居室为“宋草诗林”。罗聘为金农弟子,工诗、画,好

  • 切韵指南

    见“经史正音切韵指南”。

  • 双和欢

    见《金云翘传》。

  • 宁国府志

    ①三十四卷。清宋斅修,钱人麟等纂。宋斅,江苏长州人,乾隆十二年(1747)来任宁国府知府。钱人麟,江苏武进人,进士,官翰林院侍读学士。宁郡有志,创始于明成化年间,嘉靖中复修,万历三修,清康熙四修,乾隆

  • 孟子篇叙

    七卷。清姜兆翀撰。兆翀字孺山,江苏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嘉庆时举人。赵岐曾有《孟子篇叙》,兆翀是书仍用赵氏篇叙之名。首列孟子年表,更以七篇分叙。每篇中又各有叙,从上孟叙起,《梁惠王篇》记历说梁、齐、邹

  • 说文校书

    四卷。清于鬯(生卒年不详)撰。于鬯字香草,南汇(今属上海市)人。于氏于经子皆有论述,统名所著书曰《香草校书》、《香草续校书》。是书系《香草校书》之末四卷。依《说文》部次随文附说,广为征引清代注释《说文

  • 记大同武州山石窟寺

    一卷。近人陈垣(1880-1971)撰。陈垣,字援庵,广东新会人。对火袄、摩尼、佛、道、天主等宗教,以及元史、年代学,校勘,辑佚,史讳等方面,均有开创性的成就。著述颇丰。有关佛教方面的著述,主要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