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中国西部考古记

中国西部考古记

民国色伽兰(V,Segalcn)撰。色伽兰,法国人。民国三年(1914),法国教育部、考古学院遣色伽兰等人测量扬子江上流水道,并考察四川省内古物。此编为其考察的第一份报告书。书分四章,为中国古代石刻、崖基、四川古代佛教艺术、渭水诸陵。自沙畹考察中国北方古物之后,中国传统艺术与印度输入艺术的判别始为明显。考古队在四川,发现中国汉代的碑阙崖墓,印度输入周、隋、唐、宋代的佛龛造像,还发现参合两种艺术的梁代作品。诸作品多无文字,所以大半不见志乘著录。崖墓尤甚。《四川通志》仅着录两处:一是卷四十五,昭化鲍三娘墓,一是卷六十,引隶释所志彭山张氏墓。此次考古队发现类似崖墓不少,使不寄托文字表现的艺术作品传播于世。世人方知汉代作品不仅有山东孝堂山石室及武氏祠堂的雕文刻画,四川也有不少。其搜剔幽隐之功非小。考杜光庭《录异记》卷六,陵州阳山焰阳洞条,载唐乾德三年(965)发现石洞,深三丈九尺,有三重门,镌凿精巧。第三重门内,南畔石房阔七尺四寸,高四尺八寸,深四尺二寸;北畔石房,深四尺二寸,阔七尺三寸,高五尺,房内有石床一张,西北畔有石床,石龟等,则崖墓类。唐代陵州即今仁寿,则沱江流域也有崖墓,非嘉陵江、岷江流域仅有。

猜你喜欢

  • 飞凫语略

    一卷。明沈德符(1578-1642)撰。沈德符,字景倩,又字虎臣,又字景伯,秀水(今浙江嘉兴)人。万历举人。其祖父、父亲皆以进士在京城为官,因此沈德符自幼得以习闻故事。中年以后南还故里。仿《集古录》体

  • 梅岩小稿

    三十卷。明张旭(约1487前后在世)撰。张旭字廷曙,号阳堂主人,休宁(今安徽休宁县)人,生卒年不详。明成化十年(1474)举人,历官孝丰、伊阳、高明三县知县。著有《梅岩小稿》。此稿凡三十卷。其中诗二十

  • 续增沙河县志

    二卷。清鲁杰纂修。鲁杰,字卓泉,湖北江夏(今武汉武昌)人,举人,道光二十一年(1841)任沙河县令后,于公暇续纂乾隆年间杜灏所修旧志,历一年而成书。道光二十五年(1845)刻本,其编次为人物、舆地、建

  • 黾记

    四卷。明钱一本(?-1617)撰。钱一本字国端,别号启新,武进(今属江苏)人。万历进士,授庐陵知县。入为福建道御史,后又巡按广西。因谏册立太子改期事遭廷杖,并被削籍。归筑经正堂以讲学。东林书院成,又和

  • 春秋公羊礼疏

    十一卷。清凌曙(详见《仪礼礼服通释》)撰。凌曙精通《礼》学。最初他治郑氏(玄)之学,对典礼非常熟悉。后来听刘逢禄论何休《春秋公羊传解诂》,特别爱好。他为阮元校辑《十三经注疏》,尽见魏晋以来各家《春秋》

  • 活幼心书

    三卷。元曾世荣(生卒年不详)撰。曾世荣,字德显,号育溪,衡阳(今属湖南省)人,通儒而工医,尤擅长幼科。此书得宋翰林侍医戴尧道之传,作者又据遗书精选增删,编次而成,订为上、中、下三卷,而下卷又分子卷四,

  • 劝世恒言

    一卷。清昆林删订。昆林,是魏裔介(详见《孝经注义》)别号。此书共四十八条,用骈文体例,论述因果报应关系,教诲百姓弃恶从善。因此文以双句为主,讲究对仗和声律,故显得字句繁杂难懂,缺乏明快通俗之感。

  • 荀子平议

    四卷。清俞樾(详见《群经平议》条)撰。是书为《诸子平议》之第五种。《成相》篇,“慎圣人”改作“慎听之”,可备参考;“欲衷对”,改作“欲对衷,比王念孙之说为公允。《修身》篇,饶乐之事,“兑而不曲”,以为

  • 史品赤函

    四卷。明陈仁锡撰。仁锡字明卿,号芝台,天启二年(1622年)进士。性好学,喜著书立说。著有《系辞》、《易经颂》、《重订古周礼》、《四书考》、《古文奇赏》等。生卒年及事迹详见《系辞十篇书》条。所编《史品

  • 乐府原

    十五卷。明徐献忠(1493-1569)撰。徐献忠字伯臣,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嘉靖四年(1525)中举。本书选取汉、魏、六朝乐府古题,各为考证,并录原文而释其义。但所见肤浅,而又索解太过穿凿。如:杜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