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东昌府志

东昌府志

①五十卷,首一卷。清胡德琳等修,周永年等纂。胡德琳详见乾隆《历城县志》。周永年字书昌,号林汲山人,山东历城人。乾隆三十七年(1772)进士,官至翰林院检讨。著名的藏书家。曾参与《四库全书》编纂,承担佛教、道教二类提要的撰写。乾隆四十年应胡德琳之邀请,主纂《历城县志》等。考东昌郡志,创自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知府王命爵,至清朝,虽屡次重修,皆未成书。康熙五十年郡守孙元衡,欲延当时方志名家卫园刘淇修纂,旋以忧去不果。雍正时前守金启洛又拟选辑,稿垂成而去任,其稿不久也散失。胡德琳莅任后,见旧志已一百七十余年未修,就召集邑中绅士广为搜辑,历时二年,付梓成书。《东昌府志》乾隆四十二年(1777)刻本。全书五十卷首一卷,分为:卷一至卷二记,卷四至卷五地域,卷六至卷七山水,卷八至卷十户赋,卷十一至卷十七建置,卷十八至卷二十古迹,卷二十一经籍,卷二十二至卷二十三金石,卷二十四封建,卷二十五至卷二十九职官,卷三十至卷三十二选举,卷三十三至卷三十五宦迹,卷三十六至卷四十七列女,卷四十八遗文,卷四十九遗诗,卷五十杂缀。卷首有序、凡例十四则、修志姓氏、图考、圣制、宸翰。此志体例完备,叙述亦详。其可称之处有二:一是规模博大,内容宏丰,考证精审;二是文献著作专立“经籍”一门,对事迹无考者,亦按著述而附见,并依据范成大《吴郡志》体例,凡与诗文有关的掌故,附于各门,其余则入“遗文”、“遗诗”,“稗官”、“绪论”等,皆归入杂缀。惟学校,没有专立门类而附于建置,欠妥。② 五十卷,首三卷。清嵩山修,谢香开、张熙先纂。嵩山,满洲镶黄旗人,嘉庆五年(1800)任东昌府知府。谢香开,聊城人,举人出身,教谕。张熙先,训导。东昌府志自乾隆四十二年(1777)知府胡德琳重修后,又三十年未修了。前任知府萧山张官五重修,其志稿较前志更为精洽,稿成未刻,遂去职。嵩山继任后,查核存稿,多漫漶剥落,恐拖延不刊刻,志稿将为断简残编,奚裨考证,乃邀谢香开、张熙先等人,开局编葺。即以张官五志稿为蓝本,详为校正,删去错杂,去其重复,其职官、选举、名宦、节孝等,按年续入,历时八年,遂成新志。《东昌府志》嘉庆十三年(1808)刻本。此志虽然依据旧志,而改易颇多。如旧志抄历代史为总记,其文芜杂,此志乃择而归入各类,凡载各代战役的,则专设兵革一目,归于其中。又如旧艺文志,取材太杂,悉以淘汰,其遗文一卷,并入艺文。以上所改,均极精核。此外,每卷前有叙论,考其沿革。其不失为方志中善本。

猜你喜欢

  • 黄山纪胜

    四卷。清徐璈撰。徐璈,著有《诗经广诂》等。《黄山纪胜》清刻本,共四卷。旧志黄山者甚多。与他志相比,兹篇考黄山之高甚详,为他志所不及。旧新安志谓黄山高一千一百八十仞。图经则谓高一千三百七十丈。又有谓黄山

  • 吉林外纪

    十卷。清萨英额纂修。萨英额字吉夫,满洲正黄旗人,道光初任吉林堂主事。吉林,原名吉林乌拉,满语吉林谓沿,乌拉谓江,沿江之意。汉文简称其为吉林。长白山在吉林之东南境,为清朝发祥地,清入关后,设昂邦章京于盛

  • 读论孟补记

    二卷。清方宗诚(详见《读论孟笔记》)撰。宗诚于《读论孟笔记》中对朱注不少违,又以其所疑而待质者为《读论孟补记》,非补前书,乃别有所发明。书中如“至于犬马皆能养”用包咸注,以犬马比人子;“事父母几谏”谓

  • 毛诗订诂

    八卷。附录二卷。清顾栋高(1679-1759)撰。栋高字震沧,一字复初,晚年治《春秋》,又自号左畲。无锡(今江苏无锡)人。康熙六年(1721年)进士,授内阁中书。乾隆十五年(1750),赐国子监司业、

  • 禹贡辑注

    一卷。清余宗英撰。余宗英字伯熊,安徽婺源(今属江西省)人,生卒年不详。本书所辑,以蔡沈《书集传》为主,但蔡传有误者,则不从蔡氏注,间附以己意以决断之。有的虽从蔡氏注,但为之辨误而驳正之。如蔡沈认为“梁

  • 坚白斋骈文存

    一卷。《杂稿存》四卷。清龙汝霖(生卒年未详)撰。字号里生平见《坚白斋诗存》(辞目)。本书“骈文高者摹拟骚汉,次者宗法六朝,大多气骨遒劲,词藻纷纶而非靡靡之音。”《杂稿存》卷一有《代沈桂芬请筹费移屯》一

  • 石仓历代诗选

    五百零六卷。明曹学佺(1574-1646)编。曹学佺字能始,号石仓。侯官(今福建侯官)人。明万历进士,天启年间官广西参议,后官至礼部尚书。有《易经通论》、《周易可说》、《书传会衷》、《春秋阐义》、《舆

  • 五岳山人集

    三十八卷。明黄省曾(1490-1540)撰。黄省曾,字勉之,吴县(今江苏吴县)人,嘉靖举人。尝从王守仁、湛若水游,又拜李梦阳为师,学习写作诗文。以任达跅弛终其身。著有《五岳山人集》、《西详朝贡典录》。

  • 倪城风雅

    二卷。清劳(约1692年前后在世)编。劳字贞著,阳信(今属山东)人,生卒年不详,年五十四才学诗。著有《半庵诗稿》、《倪城风雅》。此集共二卷,所录均为阳信一县之诗。上卷自明代嘉靖以后,所录刘世伟等十人;

  • 精选东莱先生左氏博议句解

    八卷。不著撰人姓名,朱彝尊《经义考》及诸家书目也不罕见著录。此本为明刊本。考《宋史·艺文志》著录吕祖谦门人张成招撰《标注左氏博议纲目》一卷,此编可能是当时坊间据成招标注改订而成。其书于每题之下,节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