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历史事件>翰林学士院

翰林学士院

官署名。简称学士院。掌协助皇帝起草制诏、赦敕、国书、宫廷文书及备顾问。唐玄宗开元年间,为安置文学侍从始设。宋代沿置,而权位日重,负责草拟任免将相等机密诏令。别称“玉堂”、“玉署”或“北扉”、“北门”。而另在宫中专设为皇帝服务的翰林御书院、图画院、天文局、医官院,总称翰林院,与学士院不同。元代废学士院,改置翰林国史院。明代复置。清代废翰林学士,而以大臣充翰林院掌院学士,其下设侍读学士、侍讲学士等,与宋代之翰林学士职掌不同。清末复置翰林院学士,权位重于侍读学士。

猜你喜欢

  • 中英五口通商章程

    《南京条约》的补充条约之一,1843年10月8日(道光二十三年八月十五日)清钦差大臣耆英与英国全权公使璞鼎查在广东虎门正式签订,一般将其作为《虎门条约》的一部分。条约共十五款,附有《海关税则》,主要内

  • 民元约法

    见“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黑旗军援越抗法

    刘永福所部军队援助越南抗击法国侵略的斗争。刘永福(1837—1917),广东钦州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幼年随父流亡到广西南部的上思县,做过佣工。1857年(咸丰七年)参加广西农民起义。1865年(同

  • 王安石变法

    宋神宗时王安石等主持的政治改革。又称熙宁变法、熙宁新政。北宋中叶,土地高度集中,广大农民破产。外部又有辽、西夏勒索岁币和军事威胁,造成各种社会矛盾加剧,积贫积弱局面日益严重,宋王朝统治危机加深。仁宗庆

  • 苏报案

    清末著名的反清政治案件。《苏报》为湘人陈范在上海所办,因受当时爱国学潮推动逐渐倾向革命,成为爱国学社师生发表革命言论的园地。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夏,聘章士钊任主笔,发表了推荐邹容所著《革命军》和

  • 李斯《谏逐客书》

    战国末年,李斯向秦王嬴政提出的停止驱逐客卿(在秦国作官的外国人)的建议。秦始皇十年(公元前237年),韩国苦于秦国的讨伐,乃派水利工程专家郑国做间谍到秦国,修灌溉渠(即郑国渠),令费人工,从而不能向东

  • 绿林起义

    新莽末年农民大起义。王莽代汉称帝后,对内托古改制,法禁烦苛;对外挑起兵端,加重了人民负担。再加上天灾频仍,人们无法生存,纷纷起来反抗暴政。天凤四年(公元17年),新市(今湖北京山东北)人王匡、王凤等组

  • 泾原之变

    泾原镇(治今甘肃泾川)兵哗变,洗劫长安(今陕西西安)事件。建中四年(公元783年)德宗调集关内诸镇兵赴襄城讨李希烈。泾原节度使姚令言奉命率镇兵五千前往。十月,途经长安,天气寒冷,军士冒雨,颇多辛苦,朝

  • 武卫军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荣禄奏准编组的军队。此军由荣禄节制,其下分左中右前后五军,董福祥所部甘军为后军,聂士成所部武毅军为前军,宋庆所部毅军为左军,袁世凯所部新建陆军为右军。荣禄于1899年6月27

  • 废止科举

    1901年1月29日(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十日)清政府宣布“变法”,实行“新政”。内外大臣复奏多涉及培养人才、改变科举制、兴办新式学堂问题。清政府于1901年8月(光绪二十七年七月)宣布:科举流弊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