廓尔喀侵藏
乾隆(公元1736年—1795年)时期,廓尔喀(今尼泊尔)统治者在英国指使下,与西藏上层大农奴主勾结,于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五十六年两次入侵西藏。廓尔喀侵略军大掠后藏日喀则等地,但都被清朝军队击败驱逐。以后,清政府提高了驻藏大臣的权力,使其可以全面督办西藏事务。同时改革达赖、班禅“转世”的办法,设立“金瓶掣签”制度,并对藏兵组织、西藏的赋役征收等也进行了整饬。从而进一步加强了清中央对西藏地区的管理,有力地打击了英国利用廓尔喀向西藏扩张势力的企图。
乾隆(公元1736年—1795年)时期,廓尔喀(今尼泊尔)统治者在英国指使下,与西藏上层大农奴主勾结,于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五十六年两次入侵西藏。廓尔喀侵略军大掠后藏日喀则等地,但都被清朝军队击败驱逐。以后,清政府提高了驻藏大臣的权力,使其可以全面督办西藏事务。同时改革达赖、班禅“转世”的办法,设立“金瓶掣签”制度,并对藏兵组织、西藏的赋役征收等也进行了整饬。从而进一步加强了清中央对西藏地区的管理,有力地打击了英国利用廓尔喀向西藏扩张势力的企图。
春秋末年,越国大夫范蠡(字少伯,本楚宛人)在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后,引身自退,泛舟五湖,变易姓名,经商求富。曾游齐国,称鸱夷子皮,后看到宋国的都城陶为天下之中,与各诸侯国四通八达,来往货物皆在此交易,遂又
诸葛亮平定南中(今四川南部和云南、贵洲一带)叛乱事件。刘备死后不久,蜀汉南中地区,各郡少数民族首领乘机叛乱,意欲摆脱蜀汉政权。建兴三年(公元225年)春,诸葛亮亲率大军,进军南中地区,先后消灭了越嶲郡
辛亥革命时期独立各省筹建中央政府的临时机构。1911年武昌起义成功后,各省纷纷响应,短期内已有不少省区脱离清政府而宣布独立。11月9日(九月十九日)和11日(九月二十一日)武昌和上海两地分别发出通电,
周代管理民政的五种官职。《礼记·曲礼》: “天子之五官, 曰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典司五众。”司徒管民事,征发徒役;司马主军政和军赋;司空主土地事宜和营作;司士或称司事,管版籍爵禄;司寇掌刑狱
见“庆历新政”。
十六国之一。卢水胡贵族沮渠蒙逊建立。沮渠蒙逊叔父仇罗为后凉吕光所杀。神玺元年(公元397年)五月,蒙逊以为叔父报仇为名,起兵反吕光。推后凉建康(今甘肃高台南)太守段业为凉州(治今甘肃武威)牧、建康公。
辽兴宗咸雍八年(公元1072年)乌古迺死后,其子劾里钵继为诸部长,仍接受辽赐予的节度使称号。先后平定雅达澜家族桓赧散达的反抗,斡勒部杯乃温都部乌春窝谋罕的反抗和纥石烈部腊醅、麻产的反抗,击败完颜部内部
辽北面朝官机构之一。以其牙署在大内帐殿之南,亦名南衙、南院。总掌文臣铨选、部族与丁赋之政。置南院枢密使、知南院枢密使事、南院枢密副使,知南院枢密副使事、同知南院枢密使事、签书南枢密院事等官。多以非宗室
公元前206年,项羽引兵西上,破函谷关,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自立为西楚霸王,统辖梁、楚九郡,都彭城(今江苏徐州)。然后分封诸侯王。项羽共分封了十八个诸侯王,主要包括四部分人。一是农民军将领,共三人:
东汉开国初,天下垦田多不实,户口年纪互有增减。为加强对土地和劳动力的控制,增加政府租税和田赋的收入,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刘秀下诏命州郡检核垦田顷亩和户口。刺史、太守多为诈巧,优待豪强地主。皇帝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