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庚子赔款

庚子赔款

亦称“大赔款”,简称“庚款”。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各帝国主义国家胁迫清政府签订的《辛丑条约》所规定的赔款,因系针对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庚子年)的义和团运动而定,故名。在“议和”中,列强为了勒索赔款,组成了英、德、比、荷四国的“赔款委员会”,研究赔款的标准和范围,规定对政府、社团及私人的赔款原则。又由日、美、德、法四国公使组成“资源调查委员会”,利用其在中国海关的人员和金融机构的代表,提供情报,调查中国赔款能力,确定赔款担保。列强经过激烈争夺和讨价还价,满足了各自的要求。《辛丑条约》规定,按当时中国的人口计算,每人一两,共赔款四亿五千万两,从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起开付,三十九年还清,年息四厘,本息合计九亿八千二百多万两。中国以海关税、常关税和盐税作担保。加上各地方赔款二千万两,赔款总数超过十亿两。但实际支付的数目远不止于此。中国还要支付从1901年7月1日至12月31日(光绪二十七年五月十六日至十一月二十一日)的利息九百万两。这笔利息自次年起三年还清,利息四厘,从而增加支付利息一百万海关两。列强又提出镑亏问题,即赔款补充借债问题,当时金价日涨,银价日落,各国强令中国将赔款改折以金计算,这就大大超过原赔款金额。各国所占份额,德俄两国占总额之半。沙俄占百分之二十九,计一亿三千余万两。巨额赔款全部转嫁到中国人民身上,清政府海关、常关、盐税所入,除支付海关费及驻外使馆经费外,远不足应支数目,于是每年向地方摊派二千五百万两凑足。1909年(宣统元年)美国为了缓和中国人民反帝情绪,议决“退还庚款”来教育中国学生。随后,英、日、德等国也相继仿效。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因中国系参战国,遂停止了对战败的德、奥两国的赔款。十月革命后,苏俄政府于1919年亦宣布放弃对俄赔款。到1938年止,帝国主义从庚子赔款中勒索了六亿五千二百三十七万余两,折合银元约十亿元。

猜你喜欢

  • 汉(陈友谅)

    元末农民战争中陈友谅建立的政权。陈友谅,湖北沔阳人,出身渔家,曾为县吏。后追从徐寿辉起义。初为天完红巾军倪文俊部簿书掾,渐以功升迁,为领兵元帅。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九月,倪文俊谋杀徐寿辉未遂,

  • 知耻学会

    清末维新派的政治团体。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由梁启超和满族人寿富等发起,在北京成立。梁启超在《知耻学会序》中指出,日本“知耻”维新,“更张百度”, “虽耻何害!”而“自讳其耻”,则为无耻, “自诵

  • 上海华新纱厂反日斗争

    上海华新纱厂被暗中出售给日本资本家, 日经理决定减裁工人,引起工人不满。1905年4月25日(光绪三十一年三月二十一日)承买该厂的日本经理及承买该厂的中间人耶松船厂外籍职员两人至该厂,愤怒的工人将中间

  • 浑天仪

    古代的天文仪器。有浑仪、浑象两种。浑仪又称圆仪,古代测量天体位置的仪器,何时创制,尚难断定。西汉落下闳曾制造此仪以观天象,经东汉贾逵、东晋孔挺、南北朝张子信、唐李淳风等人研究、改进, 日趋精密完善。其

  • 张鲸起兵

    金宣宗决意自中都(今北京)迁汴(今河南开封),大失人心。北方地主纷纷自行组织武装,或结寨自保,或举地投降蒙古。贞祐二年(公元1214年)四月,锦州(今属辽宁)张鲸聚众十余万, 自称临海郡王(后又改称辽

  • 迁都北京

    明成祖为了巩固北部边防,把政治中心和军事中心结合起来,决定从南京迁都北平(今北京)。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起,明朝政府对元大都进行大规模改建,征集了全国优秀工匠和百万民工,建造皇城、皇宫。布局以

  • 阴阳家

    春秋、战国时期提倡阴阳五行学说的学派。《汉书·艺文志》列为十家九流之一。阴阳家本来是中国古代研究天文、历法的。五行说本来是中国古代思想家用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来解释世界万物起源的学说。战国时出现

  • 郑躬起义

    汉成帝时广汉郡(汉代辖境相当于今川北、甘南、陕南一带)农民起义。成帝时,统治集团荒淫腐朽,赋敛沉重,百姓饥馑,流离道路。鸿嘉三年(公元前18年),广汉(治今四川梓潼)钳子(亦称钳徒)攻破监牢,救出死罪

  • 杨广篡位

    隋炀帝杨广杀害父兄、篡夺皇位的事件。杨广乃隋文帝杨坚次子,开皇元年(公元581年),立为晋王。开皇九年,他率大军讨平陈朝,统一全国。后又南守扬州,北抗突厥,屡建功勋。他平时注意倾心交接权臣,曲颜对待中

  • 匈奴的分裂

    两汉时匈奴因统治集团内争曾两次分裂。汉宣帝五凤元年(公元前57年),五单于争立,是为匈奴第一次分裂(参见“五单于争立”)。东汉建武二十二年(公元46年),匈奴因连年旱蝗,赤地千里,草木尽枯,人畜饥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