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客有为余话登天坛遇雨之状因以赋之

客有为余话登天坛遇雨之状因以赋之

【介绍】:

刘禹锡作。天坛在洛阳附近。这首诗当是作者在洛阳闲居时作。禹锡早年侍亲,中年任主客郎中分司,晚年为太子宾客分司,都曾居于洛阳。诗颇表达人生无常,世事浮沉之感,故以晚年闲居所作为宜。时当大和中。诗的特点在于想象,因作者并未曾登天坛,而因客人所言游览之事并状其景。故而诗中虚景描写极为出色。变化奇特,新颖别致。明钟惺以为:“称动不去,久而更新。”(《唐诗归》卷二八)清施补华称:“刘梦得《天坛遇雨作》,变化奇幻,已开东坡之先声。”(《岘佣说诗》)

猜你喜欢

  • 道安

    东晋高僧。俗姓卫,十二岁出家,佛学精湛。后受到秦主苻坚的推崇。见南朝梁慧皎《高僧传》。唐诗中常以美称当代僧人。严维《秋日与诸公文会天□寺》:“还将经济学,来问道安师。”

  • 汃汃

    水光闪烁貌。杜牧《池州送孟迟先辈》:“好鸟响丁丁,小溪光汃汃。”

  • 推食解衣

    形容恩惠深厚。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皇甫冉《送陆鸿渐赴越》诗序:“尚书郎鲍侯,知子爱子者,将推食解衣以拯其极。”

  • 题山寺

    【介绍】:刘商作。诗题一作《题悟空寺》。诗写山寺周围美景,表达羁旅思归之情。清乔亿评曰:“徘徊举趾,是大家数。”(《大历诗略》卷六)。

  • 梁甫吟

    乐府楚调曲名。梁甫,泰山下小山名。《梁甫吟》为古挽歌,咏人死后葬于梁甫。三国蜀诸葛亮躬耕南阳时,常吟此曲。后因以“梁甫吟”喻指意绪悲凉的诗作。杜甫《登楼》:“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亦作

  • 娟娟

    ①姿态柔美貌。杜甫《奉答岑参补阙见赠》:“冉冉柳枝碧,娟娟花蕊红。”②长曲貌。杜甫《解闷十二首》之十一:“可怜先不异枝蔓,此物娟娟长远生。”③飘动貌。杜甫《小寒食舟中作》:“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

  • 对面雷嗔树,当阶雨趁人

    【介绍】:裴度《夏日对雨》诗句。此二句描写雷雨急迫之势,极为生动,“‘嗔’字、‘趁’字,尤见夏雨之状。”(方回《瀛奎律髓》卷一七)

  • 王绩集编年校注

    康金声、夏连保校注。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2月出版。因校注者未获睹五卷本《王无功文集》,故本书乃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印脉望馆《东皋子集》三卷抄本为底本,参校他本,择善而从,异文异字,写成校记,放于“

  • 车轻御良

    战国季梁给魏王打比方,说在太行山见一人驾车向北行而说想到楚国,季梁指出他的方向错误而那人却认为自己的马好、驾车技术也好,向北走也能到达楚国。见《战国策·魏策四》。后因以“车轻御良”谓人资质虽好,但也要

  • 岸虚深草掩,波动晓烟轻

    【介绍】:吕牧《泾渭扬清浊》诗句。二句描写泾水、渭河(均在今陕西)早晨静谧清幽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两句动静结合,意境含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