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白马将军”。
①水清貌。杜甫《漫成二首》之一:“野日荒荒白,春流泯泯清。”②泯灭,消散。韩愈《赠崔立之评事》:“能来取醉任喧呼,死后贤愚俱泯泯。”③水势盛大貌。张祜《观潮十韵》:“泯泯顺为回,泙泙逆是来。”
【介绍】:李白作。乐府旧题,《乐府诗集》卷八五列于《杂歌谣辞》。王琦云:“《襄阳曲》,即《襄阳乐》也。《旧唐书》:《襄阳乐》,宋随王诞所作也。诞始为襄阳郡,元嘉二十六年仍为雍州。夜闻诸女歌谣,因作之。
见“黄绢①”。
【介绍】:刘幽求作。庙堂与山林,自古就是中国士大夫文人精神上的两个栖息之所,同时也是互相对立的两极。欲忠君而君心不明,欲归隐田园,而三径已荒,心灵早为尘氛所污,首尾两端,身心憔悴,况味自生。此诗即十分
【介绍】:李商隐作。这五首诗是作者叙述生平遭际、评论政治是非的重要组诗。作者模仿杜甫七绝连章议论的体制,借咏史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慨。首章是借初唐诗人王杨沈宋自喻,感慨自己早年从令狐楚学骈文,以为能为皇帝
周宣王和东汉光武帝的合称。二人皆旧时所赞颂的中兴之主。杜甫《北征》:“周汉获再兴,宣光果明哲。”
【生卒】:728—796【介绍】: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乾元末,任汜水尉,迁太常博士。德宗时,为宰相卢杞、窦参所重,累迁膳部员外郎、集贤院直学士、司农少卿。贞元八年(792),以本官权领度支。得德宗信
萧墙,古时宫室当门的屏风。《论语·季氏》载:鲁大夫季孙要攻打附庸国颛臾,孔子认为季孙的真正目的不在于颛臾国,而在于图谋萧墙之内的鲁君。后因以“祸起萧墙”比喻祸患危机来自内部。王翰《饮马长城窟行》:“一
逃走;摆脱。韩愈《忽忽》:“忽忽乎余未知生之为乐也,愿脱去而无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