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公朝
【介绍】:
明人。永乐时知宁阳县,坐事遣戍。地方人士屡叩阍乞还,不许。二十余年后,宣宗下诏求贤,宁阳人闻之,又至京师乞公朝,帝由此知公朝为良吏,即令还任。
永乐时知宁阳,坐饮酒忿争,遣戍。部民屡乞还,不许。宣德时下诏求贤,宁阳人闻有推荐公朝者,又相率赴京乞公朝还任,帝许。
【介绍】:
明人。永乐时知宁阳县,坐事遣戍。地方人士屡叩阍乞还,不许。二十余年后,宣宗下诏求贤,宁阳人闻之,又至京师乞公朝,帝由此知公朝为良吏,即令还任。
【介绍】:
明人。永乐时知宁阳县,坐事遣戍。地方人士屡叩阍乞还,不许。二十余年后,宣宗下诏求贤,宁阳人闻之,又至京师乞公朝,帝由此知公朝为良吏,即令还任。
永乐时知宁阳,坐饮酒忿争,遣戍。部民屡乞还,不许。宣德时下诏求贤,宁阳人闻有推荐公朝者,又相率赴京乞公朝还任,帝许。
【介绍】:
明人。永乐时知宁阳县,坐事遣戍。地方人士屡叩阍乞还,不许。二十余年后,宣宗下诏求贤,宁阳人闻之,又至京师乞公朝,帝由此知公朝为良吏,即令还任。
【生卒】:244—301【介绍】:西晋蜀郡郫县人,字惠兴。仕州为主簿。王濬辟为别驾。转荥阳令,上便宜十事,甚得名称。除廷尉平,诸葛冲始轻之,及共断疑狱,始叹服。以豫诛杨骏功,封西城侯,迁大司农。赵王司
【生卒】:?—前581【介绍】:春秋时晋国国君,名据。成公子。楚庄王伐郑、宋,因郑、宋故,晋楚交恶。三年,令荀林父与楚战,大败于邲。后会鲁卫之师伐齐,伤齐顷公,败齐师于鞌。齐欲尊之为王,让不敢。十二年
【生卒】:?—337【介绍】:十六国时后赵人。为石虎左校令。尝造庭燎于崇杠之末,高十余丈,上盘置燎,下盘置人,絙缴上下。虎试而悦之。其时朝臣五百余人劝虎称尊号,方入而庭燎油灌下盘,死七人。虎怒,腰斩段
【生卒】:?—322【介绍】:东晋人。晋元帝太兴初,以镇东军谋襄州刺史,为假持节新安太守。在郡为良二千石,有政声,受代请留。卒于郡。
宣德州(今河北宣化)人。天眷中,中进士,为宪州军事判官,渐迁太原少尹。世宗朝,历同知广宁尹、山东东路转运使、河北西路转运使,任上甚有政绩。后因子盗用官物被抓,忧惧自缢死【介绍】:金宣德州人。熙宗天眷二
【生卒】:?-334略阳清水(今属甘肃)人,迁居仇池,氐族。晋愍帝时授以征南将军。建兴五年(317)父杨戊搜卒,袭位为左贤王。成帝咸和九年卒。【生卒】:?—334【介绍】:东晋略阳清水氐王。杨茂搜子。
【生卒】:?—前115【介绍】:西汉沛人。夏侯婴曾孙。嗣汝阴侯,尚平阳公主。武帝元鼎二年,以罪自杀。
南朝梁人,字元吉,祖籍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梁昭明太子统之孙。侯景废简文帝,立其为帝,改年号为天正。未几,禅让与景,降封淮阴王。侯景兵败,为元帝所杀。【生卒】:?—552【介绍】:即梁豫章王。字元吉
字允恭。湖北江夏(今武昌)人。从梅文鼎学历算,多有创新,得梅文鼎赏识,研讨梅著《历学疑问》,著《历学疑问订补》三卷,又著《五星法象》五卷,《恒星经纬表根》、《月离交均表根》、《黄白距度表根》、《论日食
【介绍】:西汉人。为御史中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