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锡卜臣

锡卜臣

?—约1683

清朝将领。亦作席卜臣。满洲镶黄旗人。瓜尔佳氏。※费英东弟郎格之孙。后金天聪五年(1631),授前锋侍卫。清崇德三年(1638),随睿亲王多尔衮征明,由青山口毁边墙入,与前锋参领素尔德败明太监高起潜兵于通州。五年,围明锦州,败杏山来援明兵。六年,与前锋统领努山,败宁远来援明兵,追至连山。顺治元年(1644),随军入山海关,败李自成将唐通于一片石,追义军于安肃、望都,克山西太原。二年,随英亲王阿济格征陕西,同前锋参领锡特库败李自成于安陆。擢前锋参领。三年,随肃亲王豪格征张献忠义军,至陕西,败叛镇贺珍于汉中,进四川,屡战皆捷,改护军参领。五年,同护军统领素拜平大同总兵姜瓖叛,复随端重亲王博洛败刘迁,解代州围。十一年(1654),擢护军统领。十二年,同都统卓洛驻防荆州。十三年,同由澧州、常德进军,败张献忠余部孙可望于辰州。十六年(1659),同明安达礼自荆州援江宁,破郑成功将杨文英等。康熙九年(1670),擢镶白旗蒙古都统。十三年(1674),吴三桂反,命为镇西将军守陕西。后驻汉中。十四年,因饷运久阻,食不继,还安西整顿。是年冬,与赫叶攻保宁,遭三桂将王屏藩拒击,弃蟠龙山还汉中。十九年(1680),还京,任都统。二十二年,追论蟠龙山战败罪,罢任革世职。

猜你喜欢

  • 校尉

    官名。始设于汉代。职位略低于将军。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总称八校尉。西域所置校尉,主司屯兵,如戊已校尉、使者校尉等。汉以后,历朝皆置此官。唐以后,则用为低级武散官之号。明清则

  • 延宠

    唐代奚族部落首领。又作李延宠。前首领※李诗琐高子。唐玄宗开元二十年(732),随父附唐。未几,父死,嗣位,为饶乐都督。寻从契丹背唐,为唐将张守珪所困。再降唐,复拜饶乐都督、怀信王。天宝四年(745)三

  • 叭桑目底

    古代傣族传说人物。被尊为傣族社会各种制度的建立者。“叭桑目底”傣语意为“群众代表”。西双版纳传说中傣族人民智慧的化身。相传他首倡人民建造村寨,栽瓜种稻,开始定居,进行农耕。教人们信奉寨神、勐神(地方神

  • 东丹国

    辽初所立附属国。一般简称东丹。因在契丹之东得名,即东契丹之意。辽天赞五年(926,即天显元年)元月,契丹主阿保机亡渤海国,二月改渤海为东丹,封长子耶律倍(一曰图欲)为人皇王主之,建元甘露,都天福城(即

  • 米隆

    西藏珞巴族对来自异氏族定居户的称谓。亦作纽磅、纽巴,珞巴语音译,意为“无地人”、“他氏族人”。须得到住地氏族或村寨首领同意后方能定居。经济生活以打工、开垦村公有林荒地、经营绝嗣和外迁户的土地,或借蓄奴

  • 毌丘俭丸都纪功碑

    即“丸都刻石纪功碑”(129页)。

  • 民家

    白族旧称。名称来源说法不一。一说源于唐朝以前云南洱海地区的“名家”或“明家”。杜佑《通典·边防五、松外诸蛮下》云:“其地有数十百部落,……以杨、李、赵、董为名家”。《太平寰宇记》所载松外诸蛮,昆弥国(

  • 始元

    ①五代后梁时南诏大长和国肃文太上皇帝郑仁旻年号。约910—913年,凡4年。②西汉昭帝年号。前86—前81年,凡6年。

  • 奚秃里太尉

    见“秃里”(1082页)。

  • 三大领主

    藏语“阿达切松”的意译。指旧时西藏从中央封建王朝或其上级领主那里领有封地和农牧奴、奴隶,并依靠封建特权对农牧奴、奴隶进行残酷剥削与统治的原西藏地方政府、贵族和寺庙三类封建农奴主。乃沿袭藏语“雄(官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