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诺苏泼

诺苏泼

部分彝族的自称。彝语音译。意为“尚黑、众多而强大的人群”。集中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及雅安地区的汉源、石棉;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九龙、泸定,泸州市的叙永、古蔺;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丽江地区的宁蒗、永胜、华坪;曲靖、昭通地区和文山、红河、大理、西双版纳诸州的部分地区。详见“彝族”(2594页)。

猜你喜欢

  • 青年周报

    内蒙古人民革命青年团刊物。1946年8月1日,在乌兰浩特创刊。油印,16开。以提高内蒙古各族广大青年政治觉悟,建设和平民主的新蒙古为目的,反映青年的生活和斗争。刊登上级指示、革命知识和时事等。不久后停

  • 牒耳葛太保果直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闸撒名。辽,置12宫1府,其中3宫设有闸撒。牒耳葛太保果直为承天皇太后※崇德宫下之一闸撒。“果直”,又译作“果只”,应天皇太后※长宁宫下一※抹里(相当

  • 蒙古文

    蒙古人使用的拼音文字。其字母表源于回鹘文,包括5个元音字母和14个辅音字母。字母在词首、词中、词末有不同的变体,从上到下以词为单位连写。行款是从左往右竖写。字母的数量、形体、拼写方式等早期与回鹘文基本

  • 多伦禅

    即“图龙禅”(1435页)。

  • 帕提沙布伯克

    见“帕察沙布伯克”(1400页)。

  • 刻木记事

    文字未出现或未被普遍使用以前,人们借以记录数字、事件、传递信息等的方法。或用木片、或用骨片、或用竹片刻划。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刻木向称之为“券契”。《列子·说符》:“宋人有于道得人造契者,密数其齿”。这

  • 北羌

    十六国时期陕西关中渭北地区羌人的总称。分布地区西起陕西旬邑马兰(栏)山,东至大荔、合阳、李润堡、杏城为主要居地。首领称王。有北羌王盆句除、北羌四角王薄句大等,曾掀起反抗前、后赵的斗争。

  • 西喇古尔黄番

    见“撒里畏吾”(2494页)。

  • 益宗

    见“脱古思帖木儿”(2083页)。

  • 遂成

    71—165高句骊国第七世王。太祖大王※宫同母弟。汉本初元年(146),太祖大王年满百岁,以年老禅让其即位,时年76。其人勇壮而威严,少仁慈。即位后,相继杀右辅高福章、太祖大王元子莫勤,莫勤弟莫德惧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