祜实哈哩卫
见“兀思哈里卫”(112页)。
见“兀思哈里卫”(112页)。
唐代渤海国定王大元瑜年号。809 (—说810)—812年,凡4年。
?—344或345东晋时宇文部首领。又作宇文归。系鲜卑化之匈奴人。咸和八年(333),逐杀宇文乞得归而自立。为慕容皝所攻,惧而请和。皝于其地筑榆阴、安晋二城而还。咸康二年(336),结辽西鲜卑,段辽、
即“纳兰”(1266页)。
见“懿璘质班”(2585页)。
见“斡儿乞纳”(2427页)。
蒙元时期蒙古官名。又译“忽客赤”。《元朝秘史》释为“放牛的”,《华夷译语》解为“牧牛人”,即司牧牛。宋开禧二年(1206),蒙古国建立后始置,执掌牧牛事宜。元代,为※怯薛”(护卫军、禁卫军)执事之一。
见“西壁智海”(706页)。
见“阿大何”(1199页)。
土族他称。汉族、回族对土族的称谓。参见“土族”(63页)。
?—1634明朝将领。字基元。宁夏人。回族。初以武举任宣府游击,官至永平副总兵。孙承宗奇其才,擢山海关总兵。崇祯三年(1630),进左都督。以金兵陷遵化、永平、迁安、滦州,会师收复之。论功,加封太子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