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常合山
位于内蒙古中部,小佘太川之南,明安川之北。色尔腾山支脉。东西长约90公里,南北宽10—20公里,东西走向,海拔1300—1800米,主峰海拔2001米。山石多为片麻岩、大理岩、石灰岩、砾岩、页岩等,阳坡岩石裸露,阴坡有山地、草场,沟谷两侧较陡,中有南北通道。山阴为蒙古族游牧场所。
位于内蒙古中部,小佘太川之南,明安川之北。色尔腾山支脉。东西长约90公里,南北宽10—20公里,东西走向,海拔1300—1800米,主峰海拔2001米。山石多为片麻岩、大理岩、石灰岩、砾岩、页岩等,阳坡岩石裸露,阴坡有山地、草场,沟谷两侧较陡,中有南北通道。山阴为蒙古族游牧场所。
元代帝师官邸中十三名高级侍从僧官之总称。中统元年(1260),元世祖封藏传佛教萨迦教派八思巴(1235—1280)为国师(后升号大元帝师),统领全国佛教寺院僧尼;至元元年(1264)置总制院(亦称释教
藏语音译,唐代汉文译称为“守城官”。吐蕃官名。职责为驻守城池。相当于当时唐朝之“守捉”,或“大城防使”。
?—1852清朝将领。满洲正红旗人。索佳氏。字远芳。道光六年(1826)随军平息张格尔煽起的南疆西四城叛乱。因功升兰翎长。八年,由护军校升护军参领、营总翼长。二十一年(1841),为防英军入侵,随御前
?—1399明代蒙古可汗额勒伯克的大臣。亦译浩海太尉、郭海太尉。瓦剌绰罗斯(后改称准噶尔)部领主。为人奸诈,阿谀奉承可汗,乱其内政。明建文元年(1399),为谋取蒙古丞相职位,管辖瓦剌诸部,怂恿额勒伯
自称“烔奈”的瑶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金秀瑶族自治县的六巷、罗香和长垌3个乡的10多个山村,使用人口约计有2000。烔奈语的语言特点:声母分单纯音、复辅音两类,一
明代蒙古可汗卜赤、打来孙的称号。嘉靖十七年(1538),卜赤汗率察哈尔万户,并联合鄂尔多斯济农衮必里克、土默特领主俺答汗平息兀良哈万户的反叛,被尊称为“库登汗”。卜赤卒后,此号由其子打来孙继承。
宇文氏所建北周铜币名。周武帝宇文邕保定元年(561)下诏铸※布泉钱,建德三年(574),又铸※五行大布钱。宣帝大象元年(579)十一月,初铸永通万国钱,以一当十,令与五行大布、五铢同时流通使用。参见“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忽鲁山卫,《满洲源流考》作呼勒山卫。正统(1436—1449)后设。
明在广东粤北瑶族地区所设军事机构。洪武二十八年(1395),为了加强对连州“八排瑶”的控制而置,后改指挥同知。
地名。南诏时置(治今四川西昌市)。战国、秦、汉初皆称“邛都”。秦曾略通五尺道,置吏。汉武帝遣司马相如往谕,设邛都县,寻罢。元鼎六年(前111),置越嶲郡,复设邛都县。三国蜀丞相诸葛亮于建兴三年(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