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满洲开拓政策基本要纲

满洲开拓政策基本要纲

日本对满洲实行经济掠夺的具体计划。日本建立伪“满洲国”后,以“借地养民”为幌子,在伪兴安省设立荒务局,并于1939年制订此“要纲”,动员大量日本移民进入“满洲”,使兴安南省、兴安东省、大兴安岭、札兰屯等地成为所谓“开拓”的第一线至第三线。日本侵略者强制实行土地“奉上”,把蒙旗土地由王公所有制变为“满洲国”所有。同时为加紧掠夺,增加名目繁多的新税和附加税,肆意砍伐掠走大兴安岭的木材以及农副产品和畜产品,使伪“满洲”成为其战争资源的供应地。

猜你喜欢

  • 秃别干

    即“土别兀惕”(69页)。

  • 勃极烈

    金代早期官名。女真语音译,亦作“孛极烈”,意为“官长”、“官人”、“总管”、“头目”等。源于契丹语“孛堇”。金初为皇室、宗室显贵之尊官。前加国论、乙室等不同冠词为官名,作升拜宗室功臣之序。收国元年(1

  • 贞祐宝券

    金代钞币名。金末,连年对蒙古用兵,经常加印钞币,以解决财政困难。贞祐三年(1215),以原发行的“贞祐交钞”贬值过甚,每贯仅值一钱,遂改行“贞祐宝券”。并禁止行用铜钱。“宝券”行用不及1年,又因贬值太

  • 蒙古实物租

    清代蒙古阿拉特(平民)向封建领主缴纳的一种赋税。在蒙古地区,封建领主对其领地的牧场和牧地享有支配权,除优先占有水草丰饶的最好牧场,供自己饲养放牧外,将其余牧场分给所属阿拉特使用,阿拉特须按规定向领主缴

  • 铁尔浑碑

    见“塔亚亚特碑”(2162页)。

  • 御制十全记碑文

    碑铭。清乾隆帝为炫耀其在位时之武功,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击败廓尔喀军后,亲撰《十全记》,以汉、满、蒙、藏四体文字勒石树碑于拉萨布达拉宫前。汉文全文分别著录于《清高宗实录》、《卫藏通志》。所谓十全

  • 泰陵

    ①西夏景宗※李元昊墓号。地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以西40公里的贺兰山东麓西夏皇陵内。 ②金肃宗(追谥) ※完颜颇剌淑陵墓。皇统四年(1144)命名。原在金上京(今黑龙江省阿城县白城子)附近。正隆元年

  • 朴不花

    ?—1364元朝宦官。又作王不花。高丽人。朴氏。与顺帝完者忽都皇后同乡,以宦官入事皇后,受宠幸,官至荣禄大夫、资正院使,执掌皇后财赋。顺帝至正十九年(1359),与皇后谋使顺帝禅位于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

  • 阿旺扎巴粗陈

    《清实录》作阿旺扎木巴勒粗勒齐木,即策满林呼图克图。藏族。嘉庆二十年(1815),九世达赖圆寂后,初由第穆呼图克图摄政。迨二十三年(1818),第穆病逝后,奉清帝诏命“领办西藏一切事务”(即“办理商上

  • 通古斯

    ①国际上有些学者对操阿尔泰语系满一通古斯语族语言的诸族的泛称。 ②清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部分鄂温克人的他称。一作“统古”、“同葛”。名称来源于雅库特人称呼的“通乌斯”。1957年根据本民族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