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斡鲁朵

斡鲁朵

①契丹、女真、蒙古对“”、“室”的通称。亦作兀儿都、斡耳朵、斡儿多、斡里朵等。“斡鲁”为词干,“朵”为表示复数的词尾。其最原始的意思为“坐垫”、“席子”,后引申为座位、位子、居民点等。至辽代以后,则专指皇帝的居处,含有“”、“殿”、“院”以及“首都”等意。《辽史·营卫志》:“居有宫卫,谓之斡鲁朵”。《金史·国语解》:“斡里朵,官府治事之所”。《元史·后妃表》:“其居则有曰斡耳朵之分”。辽朝各帝单置斡鲁朵:太祖置“算斡鲁朵(弘义宫),太宗置“国阿辇斡鲁朵”(永兴宫),世宗置“耶鲁盌斡鲁朵”(积庆宫),穆宗置“夺里本斡鲁朵”(延昌宫),景宗置“监母斡鲁朵”(彰愍宫),圣宗置“女古斡鲁朵”(兴圣宫),道宗置“阿思斡鲁朵”(太和宫),天祚帝置“阿鲁盌斡鲁朵”(永昌宫)。执政之皇后也有自己的斡鲁朵。耶律大石所建西辽都城号虎思斡鲁朵,意为“有力之都”。此词在辽代也指皇帝或重要皇后私有的户口、兵马等一整套宫卫制度。元朝历代帝后也单独有各自的斡耳朵,太祖、世祖的后妃有四大斡耳朵。诸宫各有资产、人户,领取岁赐、五户丝、江南户钞等收入。成宗、武宗、仁宗、英宗、明宗死后,分设长庆寺、长秋寺、承徽寺、长宁寺、宁徽寺,执掌其斡耳朵事宜。阿尔泰语系各语族均有此词,如《高昌译语》用汉字所标注的明代回鹘语“”读“兀儿都”;《华夷译语》鞑靼馆杂字用汉字标注的明代蒙古语“”读“斡耳朵格尔”,“格尔”,又作“格儿”,意为“房子”或“家”。《女真译语》用汉字标注的明代女真语“皇宫”读“斡儿多哈安博”,“哈安”为“”的同意异译,“”为“房”之意。说明契丹语、女真语、蒙古语中的此词之同音异译,同一语系中之共语,契丹语最初使用,金、元相沿,仅含义有宽窄之不同。 ②金代女真人有以此命名者,如世宗时(1161—1189),河南统军司令史斡里朵因参与宗室完颜可喜谋乱伏诛。 ③白帐汗国建立者。又译斡儿答。蒙古孛儿只斤氏。※成吉思汗孙,※术赤长子,钦察汗※拔都兄。初从父西征。约元太祖二十年(1225)父死后,自以才不如弟,推举拔都承袭父封地。成吉思汗死后,于拖雷监国二年(1229)与诸王翊戴窝阔台即汗位。太宗七年(1235),从拔都西征,参与攻掠莫尔多维亚、也烈赞,随右翼进军至孛烈儿(今波兰)。太宗后乃马真称制元年(1242),闻太宗死讯,随弟还师。定宗后海迷失称制三年(1251),与诸王拥戴蒙哥即位。领有拔都分与之咸海东北地方,为白帐汗国,号称左翼,奉拔都为钦察汗国可汗。

猜你喜欢

  • 载瓦

    部分景颇族自称。※景颇族的一支系。汉称“小山”。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的邦瓦、潞西县的西山和盈江县的盏西,其余散居于瑞丽、梁河等县。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语支。

  • 皇族四帐

    契丹皇室四宫帐。又作四帐皇族,或一帐三房。包括由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及后裔组成的※大横帐,及其伯父岩木后裔组成的※孟父房、释鲁后裔组成的※仲父房和其弟后裔组成的※季父房。“此一帐三房,谓之四帐皇族。”

  • 昨和拔祖等一百二十八人造像记

    古碑铭。亦名《邑子一百二十八人造像记》。北周天和元年(566)立。存陕西蒲城县北尧山乡,《八琼室金石补正》、《关中石刻文字新编》皆有著录。造像者记为128人,实际为87人。羌姓6,昨和氏58人,罕开氏

  • 西夏文经幢

    西夏文石刻。明弘治十五年(1502)立。石质。由顶盖、幢身、基座组成,平面呈八角形。共两座。一号幢通高263厘米,二号幢通高288厘米。幢身第一面上部刻幢额3个大字“相胜幢”,第一行题款分别记明:明弘

  • 觉罗巴哈纳

    约1617—1666清朝大臣。满洲镶白旗人。索长阿世孙。年17效力行间。天聪间,屡从太宗征战有功。八年(1634),授骑都尉世职。崇德三年(1638),由刑部理事官擢参政,兼正蓝旗满洲副都统。顺治元年

  • 邓叔子

    ?—555南北朝时柔然末期西部首领。郁久闾氏。※那盖次子、※伏图弟、※阿那瓌叔父。率部居河套西北。北齐天保三年(552),柔然被突厥首领土门击破,可汗阿那瓌兵败自杀,部落四散,阿那瓌子庵罗辰拥众投北齐

  • 聂耳国

    见“儋耳国”(2516页)。

  • 统古

    见“通古斯”(1968页)。

  • 钟金哈屯

    见“三娘子”(50页)。

  • 磨些蛮

    唐代古族名。为汉晋时“摩沙夷”之同音异译。《蛮书》卷4:“磨蛮,亦乌蛮种也”。据《太平御览》卷789引《南夷志》,此磨蛮湮些字,应为磨些蛮。《蛮书》卷1台登条及卷2泸水条,其分布在东沪水(今雅砻江)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