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灶灰
旧时门巴族的一种送行仪式。流行于西藏部分门巴族地区。家中有人出门远行,上路前,由父母或其他长辈以食指、无名指醮锅灶烟灰,在出行者胸颈处抹几个黑点,如为儿童则抹在鼻梁上。示意有灶神保佑,可驱恶避邪,旅途平安。一说以抹三石灶支锅石的灰烟最佳,象征出行者与家人犹如3块锅桩石一样,不可分离。
旧时门巴族的一种送行仪式。流行于西藏部分门巴族地区。家中有人出门远行,上路前,由父母或其他长辈以食指、无名指醮锅灶烟灰,在出行者胸颈处抹几个黑点,如为儿童则抹在鼻梁上。示意有灶神保佑,可驱恶避邪,旅途平安。一说以抹三石灶支锅石的灰烟最佳,象征出行者与家人犹如3块锅桩石一样,不可分离。
见“喀尔喀万户”(2207页)。
古地名。又名难留山或难留城。在今湖北长阳县境内。相传是※巴人首领※廪君的诞生地。其地有巴、樊、瞫、相、郑五姓居赤黑二穴,巴氏之子生于赤穴,未有君长,乃共掷剑于石穴,中者为君。唯务相中之,得五姓之君。《
西夏崇宗妃。夏景宗李元昊把关太尉曹勉女。年14入宫,性温柔贞静,动以礼法。尝侍奉崇宗妃辽国成安公主,身承起居,顺适其意,成安因劝李乾顺纳为才人。元德二年(1120)三月,进贤妃。六年(1124)九月,
?—1887清代光绪年间勐勐反清斗争首领。双江拉祜族。原为村寨世袭部落头人兼军事首领。在前几次拉祜族人民反清斗争的基础上,光绪十三年(1887)十月,联合澜沧木戛、富邦、南栅等地拉祜族和汉族,与杨定国
蒙古国开国功臣。又译纳牙、乃牙。你出古惕八邻部人。述律哥图子。原依服泰赤乌部。宋嘉泰元年(1201),泰赤乌等部为铁木真(成吉思汗)败于海剌儿河(今海拉儿河),与父、兄擒首领塔尔忽台,欲献铁木真,后复
书名。元刘因(1249—1293)撰。22卷。因,亦名骃,字梦吉,号静修,保定容城(今属河北)人。习程朱之学。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以母病辞归,再召,以疾辞,终其身以传授
鄂伦春语音译, “楚伦”意为“尖”,“安嘎”意为“房子”。是毕拉尔路鄂伦春人对“仙人柱”的称呼。详见“仙人柱”(571页)。
见“乌苏里江”(341页)。
1881—1934近代实业家、教育家。字梦麟,陕西西安人。回族。幼读私塾,稍长,拜师李和村习武。光绪二十七年(1901)中乡试武举。二十九年(1903),随父兄经营餐馆。曾参加辛亥革命。在西安参与组织
明朝授予馆觉地方(今西藏昌都及其以东地区)政教首领的封号。永乐(1403—1424)初,明廷遣使僧人智光至其地,了解政教及民情。永乐四年(1406),馆觉僧宗巴斡即南哥巴藏卜遣使入朝贡方物,永乐帝诏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