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庆州

庆州

①渤海王国地名。为东京龙原府附郭州,领龙原、永安、乌山、壁谷、熊山、白杨6县。治龙原县,故址即今吉林省珲春县珲春镇东15华里之八连城;亦有他说,一说为珲春县西半拉城子,一说为珲春县城东北210华里处之城墙砬子,有说是县城西南20华里之温特赫部城。境内盛产大豆,“栅城之豉”是渤海著名物产之一,为时人所贵。辽灭渤海后,阿保机迁其永安县民至今内蒙古敖汉旗东北,仍以原县名置县,属降圣州;大部分居民,被辽太宗于天显三年(928)迁至今辽宁凤城县和岫岩县一带,置开州统之。

②辽代地名。属上京道。位于今内蒙古巴林右旗索博力嘎苏木。其地背伏黑山(今大兴安岭南段之罕山),西依黑河(今查干木伦河),为契丹诸帝消暑行猎之所。辽穆宗※耶律璟时(951—969)始建城,号黑河州(一说庆州、黑河州不一地),后在此遇弑。统和八年(990),州废。辽圣宗※耶律隆绪秋畋于此,爱其景物奇秀,建号庆州(一说庆州为圣宗子、辽兴宗※耶律宗真所建,圣宗卒后葬庆陵,置庆州以奉陵寝)。州西北20里有庆陵,为契丹一代最大的皇陵群,葬圣宗、兴宗、道宗3帝及仁德、钦爱、仁懿、宣懿四皇后。辽亡入金,天会八年(1130) 改称奉州,皇统三年(1143)废。现遗址尚存,城呈方形,长宽约2里,城西北角有一高塔,保存完好,通高近50米,辽兴宗重熙十八年(1049)建,时称“释迦如来舍利塔”。因其色白,当地皆称其为“白塔”,是塔成为该城遗留至今的唯一标志。

猜你喜欢

  • 多仁班智达

    见“贡布欧珠喇布旦” (996页)。

  • 鸭绿江

    水名。一作鸭渌江。因水色若鸭头色而得名。汉称益州江、马訾水,晋曾曰箭(剑)川江,唐始见其名,亦别称洗袍河(传唐太宗征高丽过此,曾以江水洗征袍,因名)。发源于今吉林省东南中朝边境之白头山,流经吉林省长白

  • 塔石

    见“塔克世”(2158页)。

  • 杜尔麻占

    ?—1664清朝武官。蒙古镶黄旗人。西纳明安氏。世居库鲁末博尔地方。初从征大同,至宣府城,遇敌千人,以奋勇击敌,赐“巴图鲁”名号。崇德六年(1641),从征明,围锦州,屡败松山、杏山、塔山兵。以功授三

  • 韦国清

    1913—1989无产阶级革命家。广西东兰人。壮族。1928年入伍。次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百色起义。后随军转战桂黔湘粤赣边区。后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至陕北,历任中

  • 郭尔罗斯部

    蒙古部名。成吉思汗弟哈布图哈萨尔(哈撒儿)十六世孙乌巴什始称所部为郭尔罗斯。原与科尔沁部同牧,自是分出。其孙布木巴于后金天命九年(1624)随科尔沁台吉奥巴归附后金,屡从征明,御察哈尔部林丹汗侵扰。清

  • 家人

    清代对八旗官兵家内奴仆的特定称谓。清入关(顺治元年、1644)以前,原称※“包衣阿哈”,简称“阿哈”;入关后,沿袭古制,改称“家人”,以与另一种“包衣”人相区别。《清会典事例》载:康熙六年(1667)

  • 蜡匝簇

    明代藏区部落名。属松藩卫,在今四川松潘西北境。洪武十四年(1381),明朝在其地置蜡匝族长官司,任命当地部落首领充长官,管理族部事务。详见“蜡匝簇长官司”(2452页)。

  • 麻心俱

    即“麻星衢”(2098页)。

  • 察阿歹

    见“察合台”(247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