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提沙布伯克
见“帕察沙布伯克”(1400页)。
见“帕察沙布伯克”(1400页)。
高车(敕勒)六种之一。又称斛律部。原居于漠北鄂尔浑河、土拉河流域。北魏天兴五年(402),首领※倍侯利乘柔然社仑可汗为北魏所败,进入高车之机,举兵掩击,大败柔然军。后恃胜不备,为社仑所败,斛律部众得脱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见“述垒”(1347页)。
见“耶律延禧”(1309页)。
邓至羌国王。白水羌人。※像舒治之后。即位后,与周邻诸国和好,屡遣使贡献,数受封爵。南齐建元元年(479),高帝以其为持节、平西将军。永明元年(483),拜为使持节、平北(西)将军、西凉州刺史、羌王。北
清代门巴族首领。原西藏地东宗(相当内地县,今墨脱)第十一任(1911——1913)宗本(相当内地县官)。时逢清军进剿波密,遂支持清军,设计诱杀因兵败逃往地东宗的噶朗王及其随员。后被噶朗王复仇势力所杀。
清代云南泸水县秤戛区反封建土司的群众首领。双奎地托底人。傈僳族。十九世纪末,因不堪土司压迫,组织群众起义,提出“不抢老百姓,专抢有钱人,打到皇帝门口去”,“杀官安民”等口号,拥众300余人,攻入秤戛土
见“甲喇额真”(559页)。
旧宗名。西藏地方政府于藏波战争后(1931),在原地东宗基础上建立的行政机构。参见“墨脱”(2508页)。
金代行政区划建置。沿宋旧名。天会七年(1129),分河北为东、西两路,置兵马都总管。治所在河间(今河北河间),故又称河间府路。辖河间府,冀州与沧州2节度使州,防御州青州以及蠡州、莫州、献州、深州、景州
见“萧观音奴”(200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