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宇文化及

宇文化及

?—619

隋朝官吏、许国皇帝。618—619年在位。其先匈奴苗裔,后称鲜卑宇文氏。祖籍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南)。许国公※宇文述长子。初与太子杨广交往甚密,常领千牛,出入东宫卧内。累迁至太子仆,以受贿,再三免官,得广庇护,复职,又以弟宇文士及尚南阳公主,益骄横。广即位,拜太仆少卿。大业三年(607),从帝至榆林,因和弟宇文智及违禁私与突厥交市,被囚数月,以公主故,免死,赐其父为奴。十二年(616),父卒,为右屯卫将军。十四年三月,与弟智及等在江都(今江苏扬州市西)发动兵变,绞杀炀帝于宫中,立秦王杨浩为帝,自称大丞相,总百揆,拥众10余万,据六宫。寻以左卫将军陈棱为江都太守,综领留事。自率军从水路西归,至徐州杀司德勘等。又与李密战于黎阳、童山利、不利,从汲县率众2万北走魏县(今河北大名县)。九月,鸩杀浩,自称皇帝,国号许,建元天寿,署置百官。次年正月,改元宝藏于魏州,兵败,继为淮安王李伸通击破,走聊城。闰二月,为窦建德义军所执,与二子承基、承趾俱被斩于大陆县(今河北隆尧县东)城下(一说河间),传首于突厥义成公主处。

猜你喜欢

  • 李老谷站

    元代驿站名。大都(今北京)至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中路驿道所设驿站之一。南距枪杆岭站10余里,北接龙门站。驿路由谷中穿过,过谷后可望见尖帽山,是元廷埋葬后妃的陵地。

  • 碾北卫指挥使司

    明代军卫指挥机构名。洪武十一年(1378)八月置。治所在今青海乐都。后废,徙西宁卫右千户所于此。

  • 阿岱

    ?—1639清初将领。世居喀尔喀蒙古。姓鄂尔果诺特。天命年间(1616—1626),归附后金,隶蒙古正黄旗,授三等轻车都尉世职。天聪元年(1627)正月,授参领。驻守伊兰布哩瑚,数破明军,晋二等轻车都

  • 那斯黑刻

    赫哲族旧时下服的一种。赫哲语音译,意为“狍皮长裤”。今内蒙古、黑龙江境内的鄂温克、鄂伦春族和赫哲等族过去皆穿狍皮裤,然各族称呼不一,制作也不尽相同。赫哲族多以狍皮制,3张狍皮可缝制1条。一般系男人穿,

  • 背壶

    见“穿带壶”(1760页)。

  • 多巴部落

    藏族部落名。分布色林错湖以东,班戈错湖以南,巴木错湖以西狭长地带,即在今多巴区之色巴、雪如等乡境内。隶属班禅大师,由两名四品机恰布(即总管)管理,九世班禅却吉尼玛逃内地后,被收归噶厦政府。1952年复

  • 布摩

    壮语音译。壮族男性宗教职业者称谓。亦称“布道”。意为“师公”、“道公”。流行于广西。主管村寨中安神、驱鬼及祭祀等事宜。由先祖传袭或拜师承袭。尊奉莫一大王、白马娘娘、花婆圣母、释迦牟尼、张天师等为祖师。

  • 明边墙

    明代辽河东西民族区域分界线。明廷为防备兀良哈蒙古三卫和女真各部骚扰汉族聚居区,巩固其对东北地区的稳定统治而设立的防线,简称“明边墙”。共分三段,即辽西边墙、辽河边墙和辽东东部边墙。辽西边墙始修于明正统

  • 乞伏国仁

    ?—388十六国时期西秦建立者。陇西鲜卑人。※乞伏司繁子。初随父附前秦苻坚。晋太元元年(376),父卒,嗣领部众,代镇勇士川(今甘肃榆中大营川)。随苻坚南征晋,命为前将军,率领先锋骑。淝水之战后,乘坚

  • 托尔托保

    ?—1807清朝将领。墨尔根(今黑龙江嫩江县)达斡尔族,以族为氏,隶镶蓝旗。乾隆三十七年(1772),以上驷院司鞍从征金川。攻昔岭时,先登,补为蓝翎侍卫。默格尔山之战中,弃战马攀登而上,因功赐扬达克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