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圆山文化

圆山文化

台湾先民新石器文化遗址。位于台北基隆河下游的圆山贝丘,故名。为迄今台湾省发现的最大的原始文化遗址。自1897年已开始有人发掘,后又经过多次发掘,遗存十分丰富,出土有陶器、石器、骨角器、玉器及小量青铜器。陶器仍为手制,陶质多含细砂。石器多为磨制,主要有石铲、石斧、石锄的有肩石斧、有段石锛等。从石铲、石斧、石锄的的出土,推测当地居民已从事农业生产,有人还根据较厚的垃圾层堆积分析,他们已过着相对的定居生活。此外还出土有穿孔箭、石网坠和用鱼骨制成的镖鱼叉、箭头及大量的鱼骨和兽骨,反映渔猎和采集在经济生活中仍占有重要地位。属同一类型文化遗址在台湾分布很广,以台北盆地为中心遍布淡水河西岸和基隆河、新店溪、大嵙崁溪的中下游沿岸。

猜你喜欢

  • 必涅诺

    景颇语音译。旧时云南景颇族地区外甥娶舅父之女时跨越长幼序列而所送之赔礼牛的称谓。在景颇族地区外甥有优先婚配舅父之女儿的权力,但婚配时必须先长后次,若择配时越过未嫁长女而娶次女,得给其姐姐送1头牛,以作

  • 瑟瑟

    见“萧瑟瑟”(1999页)。

  • 鬼主

    唐、宋史籍对分布于今滇东、黔西、川南的西爨白蛮、东爨乌蛮等首领之称号。各有部落,为政治、军事、宗教三位一体的首领,或称“鬼首”。可能源于信仰鬼教而命名。因辖区和势力大小不同,有鬼主、大鬼主、都鬼主之分

  • 渤海回民支队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回民抗日武装。全称“渤海军区回民支队”。于1940年8月1日在宁津县魏家庄正式成立。由冀鲁边区回民救国总会主任王连芳(回族)蒹任政委,原津南支队六大队大队长刘震寰任支队长,张文林为指导

  • 塔喇沁

    见“塔兰奇”(2157页)。

  • 八剌

    ?—1271察合台汗国第六代汗。蒙古孛儿只斤氏。※察合台之曾孙,也孙都哇之子。初随从忽必烈汗。至元二年(1265,一说三年),奉忽必烈命归汗国执政,废斡儿干纳擅立之木八剌沙,自立为汗。背叛元廷,夺取元

  • 沙陀金山

    见“朱耶金山”(793页)。

  • 哄摆子

    旧时布依族民间巫术。亦称“丢摆子”。流行于贵州南盘江、北盘江流域。是时,由于人民生活贫困,缺乏医药卫生条件,疟疾病(俗称“打摆子”)极为流行,尤以幼童被感染者为多。布依族民间相传疟疾为“摆子鬼作崇”,

  • 宁祺寺

    召庙名。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旧城西北太平街。亦称和硕乃召,俗称太平召。康熙六十一年(1722),土默特两旗官兵捐资兴建。乾隆元年(1736)规定,土默特旗遣4名喇嘛到多伦诺尔召内念经,如有缺额,由该寺

  • 赤翟

    见“赤狄”(10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