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吃走路糖

吃走路糖

旧时布依族传统婚俗。亦称“开口亲”。流行于贵州罗甸、册亨等地。青年男女通过※“囊俏”择配或由父母包办,都要经过媒人从中撮合,始能缔结婚姻。媒人第一次去提亲,须携带1斤米酒、1—2斤糖作为礼品送给女方。媒人在场时,女方家长对这些酒糖,一般不动用。媒人走后,如女方将酒糖退给男方,表示拒绝婚事;如不退亦不动用,表示态度尚未明朗,媒人当再去游说;如女方当场或事后动用酒糖,并托媒人带给男方两个红鸡蛋,称“庆红蛋”,表示同意婚事,即称“吃走路糖”。

猜你喜欢

  • 秃鲁花

    又译“秃鲁华”、“睹鲁花”、“秃儿合黑”等。指蒙元怯薛(护卫军、禁卫军)中的散班。宋嘉泰四年(1204),成吉思汗用兵乃蛮部前始置,设秃鲁花70名。开禧二年(1206),蒙古建国后,增至8千名,取万户

  • 闹雷部

    见“诺雷部”(1953页)。

  • 阿尔班

    蒙古语音译,意为“十(户)”。准噶尔基层行政组织。这种组织形式早在蒙元时期即已出现,称“哈儿班”,意为“十户”或“牌子头”,是千户制中百户之下的基层组织。在准噶尔统治时期,是构成“得沁”(四十户)的重

  • 西藏日记

    书名。清果亲王允礼撰。上下两卷。雍正八年(1730),准噶尔侵扰西藏,移达赖喇嘛于泰宁。十二年(1734),准噶尔请和,清廷命作者往泰宁,办理达赖喇嘛返藏事。此书即其以游记体裁逐日所记往返途中亲见之事

  • 奚的部

    辽代部族名。辽代末年,女真大军压境,※耶律大石于保大四年(1124),自立为王,率众西走,在可敦城(今蒙古哈达桑东)召集该部等18部王众宣谕,誓复辽朝大业,得该部响应,18部共出精兵万余归大石统率,致

  • 咸宁

    后凉灵帝吕纂年号。399—401年,凡3年。

  • 满五大

    ?—1583明代蒙古右翼永谢布万户喀喇沁部领主。亦作满兀带,又称七庆朝库儿。孛儿只斤氏。※巴尔斯博罗特济农孙,※昆都力哈第五子。驻牧于张家口东北塞外大沙窝、三间房一带,与左翼察哈尔部相邻并通婚姻。隆庆

  • 元统

    元惠宗(顺帝)妥欢帖睦尔年号。1333—1335年,凡3年。

  • 伊拉古克散呼图克图一世

    见“达什东多布”(736页)。

  • 孝治

    五代后唐时南诏大长和国肃文太上皇帝郑仁旻年号。约在926年。仅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