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保安族

保安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自称保安,旧称保安回。主要分布在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少数散居在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一些县和青海省循化县。有人口12212(1990年)。操保安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通用汉语文。据历史、民间传说和习俗,主要源于信仰伊斯兰教的色目人,在与蒙、藏、回、土等民族长期交往过程中自然融合而成。一说是由元明时期一支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人,在长期发展中,吸收回、藏、土、汉等族成分而逐渐形成。明初,在今青海同仁县西山建保安堡,戍边,后定居在同仁县境隆务河一带。明万历(1573—1620)年间,在此地置保安站,建保安城,设守备驻防,遂以地名为族称。清初隶西宁镇统辖,雍正(1723—1735)年间,始设营制。后改属循化营隶兰州府。咸丰(1851—1861)年间,因不堪当地僧俗封建主欺压,被迫东迁,先居循化数年,后迁今地。清末民国初年属河州,处于地方军阀马安良、马步芳等统治下。经济以农业为主,兼营副业与手工业,所制“保安刀”闻名甘、青、藏等地。解放前处于封建地主经济发展阶段。自清末至解放前曾进行过多次反封建、反压迫的斗争。信仰伊斯兰教,属逊尼派,内部又分老教(花寺)和新教。其习俗深受宗教影响,又保留有善骑术、好枪械和摔跤等某些蒙古族的习惯。实行土葬。行一夫一妻制。能歌善舞,有极其丰富的民间口头文学,“保安花儿”独具民族特色,优美动听;舞蹈融合了藏族舞的某些特点,欢快豪放。造型艺术较发达。

猜你喜欢

  • 谋鲁斡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又译作“谋鲁盌”。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瓦里(由※籍没奴隶组成)名。属天祚皇帝※永昌宫。是宫下尚有一※抹里名谋鲁盌。

  • 永丰王

    元朝封爵。一作永丰郡王。为诸王第三等级封号之一,授驼纽金印。皇庆元年(1312),弘吉剌部主德薛禅后裔丑汉驸马受封。

  • 永安

    ①北凉太祖武宣王沮渠蒙逊年号。401—412年,凡12年。 ②北魏敬宗孝庄帝元子攸年号。528—530年,凡3年。 ③西夏崇宗李乾顺年号。1098—1100年,凡3年。

  • 阿绰

    ?—1226西夏将领,党项羌族。夏献宗时(1223—1225)任甘州(今甘肃张掖)副将。乾定三年(1225)六月,蒙古成吉思汗率军攻西夏,兵围甘州,蒙古将察罕射书并遣使招谕甘州守将,以其父曲也怯律欲降

  • 西游录

    书名。元耶律楚材撰。一卷,分上下篇。约成书于1228年。上篇主要记载1219年作者从成吉思汗西征花剌子模,军行中亚途中的见闻。所记西行道里、西域山川、物产、风俗,均较详细,可与※《长春真人西游记》相比

  • 吐蕃兵制

    7世纪,松赞干布掌政后,统一规划吐蕃兵制,将吐蕃分为5个军事行政单位:伍如、约如、叶如、如拉、苏毗如。其中伍如、约如在卫地;叶如及如拉在藏地,以上统称为“四如”;苏毗如系附属机构,在今藏北及工布一带,

  • 岭外代答

    宋代岭南方志。南宋周去非撰。作者淳熙朝(1174—1189)曾任桂林通判,耳闻目睹岭南诸事,随事笔录,秩满东归时编次成书。分10卷:卷1为地理、边帅;卷2—3为外国;卷4为风土、法制;卷5为财计;卷6

  • 沮渠茂虔

    即“沮渠牧犍”(1512页)。

  • 契丹北枢密院

    见“契丹枢密院”(1566页)。

  • 蒙古前途

    蒙藏学校学生创办的刊物。1933年,由陈绍武等在北平蒙古学生的号召影响下创刊。最初以蒙文发行,为月刊,约10期,后改为蒙汉合璧。汉文铅印,蒙文石印,16开。社址在南京和平门外晓庄中央政治学校分校(蒙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