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丁启濬

丁启濬

清朝官吏、文史家。字亨文。号哲初,又号蓼初。福建晋江(今属泉州市)人。回族。万历十六年(1588),由德化(今江西九江)中举。二十年(1592)登进士。历宝庆(治在湖南邵阳市)、杭州二府推宫,办事精详,迁户部主事。转吏部文选司主事,晋考功员外,掌官吏考课黜陟。后擢翰林院提督、四译馆太常寺少卿。调南京太仆少卿。因阉党势烈,未几辞官归德化。崇祯元年(1628),复为南京太仆正卿,迁刑部左侍郎,兼理都察院。参预治裁魏忠贤、崔呈秀阉党,将诬害东林党之苏州织造太监,革职充边。阉党案告竣,以病归居德化,体恤民情,周济贫民,积谷便民,倡修道路,请增科额等,士民建生祠祀之。生平手不释卷,谙习历代沿革典故,卒年66岁,追赠刑部尚书,赐祭葬荫子。著有《哲初诗集》、《平圃文集诗集》等行世。

猜你喜欢

  • 斡拙

    即“兀者”(107页)。

  • 马当来

    佤语音译。解放前云南孟连海东一带佤族村寨共同耕作的土地。当地佤族随着铁刀、铁锄的广泛使用,大部分土地已作为份地分给各家长期占有,并以树桩或立石为界,但迄至解放前夕依然保留有若干由全村共同耕种的土地,每

  • 恰域万户

    元代乌思藏十三万户之一。简称恰万户,别作恰域拉主、恰拉主,《元史》作札由瓦万户。世祖至元二年(1265),国师(后升号帝师)八思巴与其弟白兰王恰那多吉返萨迦(今西藏萨迦县),总制院遣官员阿衮、弥林前往

  • 回鹘

    古族名。即“回纥”(780页)。

  • 白朗

    地名。亦称平南、配拿木、巴囊、巴朗、白拉、白浪木、巴纳木宗等。相传13世纪西藏著名喇嘛译师巴扎·尼玛扎巴、纳朗·多吉敦炯两人曾同在此地念经,后取二人姓名之首,合称“白郎”。位于西藏自治区南部,年楚河中

  • 於扶罗

    见“持至尸逐侯单于”(1619页)。

  • 忽林失

    元朝将领。蒙古八鲁剌思氏。瓮吉剌带子。世祖至元(1264—1294)中,任宿卫,事皇孙铁穆耳。后随从北征叛王乃颜党哈丹等,以功受忽必烈汗赏赐,领太府监。后从宁王阔阔出、海山战海都、笃哇叛军。以功拜翰林

  • 定国公

    大成国农民革命领袖之一李文彩(永淳壮族)的称号。参见“李文彩”(1028页)、“大成国农民革命”(101页)。

  • 大元通宝

    元朝铜钱之一种。武宗至大二年(1309),变更钞法,行至大银钞,并铸大元通宝与至大通宝二种铜钱,与银钞并行。次年,铸造通行,立资国院、泉货监领之。钱文为八思巴字。一文准至大通宝十文、至大银钞一分。依古

  • 桂林宝积岩古人类文化遗址

    壮族地区原始人文化遗迹。位于广西桂林市内。1979年出土两枚人牙化石,属晚期智人。同时出土12件石器,其中包括石核、砍砸器和刮削器,以石核为多,为锤击法单向加工。与石器伴存的有哺乳动物化石6目16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