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子思

子思

①即“原宪”。②(约前483—前402)战国初鲁国人,姓孔,名伋,字子思。孔子之孙,孔鲤之子。属儒家。相传曾受业于曾参,继承发挥了孔子的中庸思想,其学说经孟子发挥,形成了思孟学派。晚年为鲁穆公师。后代封建统治者尊他为“述圣”。《汉书·艺文志》著录《子思》二十三篇,今佚。现存《礼记》中的《中庸》、《表记》等,相传是他的著作。③书名。也称《子思子》。战国时子思撰。《汉书·艺文志》著录二十三篇,列于儒家。《隋书·经籍志》、《新唐书》及《宋史·艺文志》、晁公武《郡斋读书志》皆著录七卷,唯《旧唐书·经籍志》著录八卷。宋王应麟《汉书·艺文志考证》谓沈约云《礼记》之《中庸》、《表记》、《坊记》、《缁衣》皆取自《子思子》。《太平御览》卷四百零三引《子思子》:“天下有道,则行有枝叶,天下无道,则言有枝叶”,即《表记》文。沈约说似可信。宋以后佚。清汪颐煊有辑本。清顾宗伊有《子思子遗编辑注》三卷。

猜你喜欢

  • 张问陶

    1764—1814清四川遂宁人,字仲冶,号船山。乾隆进士。历官吏部郎中、莱州府知府。以病免,遂侨寓苏州。工书擅画,尤长于诗。其诗强调性灵,时有“青莲再世”之称,生气涌出,沈郁空灵,能自成一家。书法险劲

  • 营援

    即“荣将”。

  • 长薄

    关隘名。在今河南信阳县南近豫、鄂交界处。《读史方舆纪要》谓在武阳关北。《资治通鉴》:南朝梁天监七年(508),魏义阳三关戍主侯登以城降梁。八年魏中山王英至义阳,将取三关,梁司州刺史马仙琕“使云骑将军马

  • 督粮道

    官名。又作粮储道、粮道。明始置,为布政司参政、参议的分道之职。十三布政司各一员,俱驻省城,掌督理税粮之事。清沿置。其制,各省管粮务之道员分为二类:凡有漕省分,如山东、河南、浙江、江西、湖北、湖南、江苏

  • 庖牺

    即“伏牺”。

  • 赵世卿

    ?—1618明山东历城(今济南)人,字象贤,号南渚。隆庆进士。万历初授南京兵部主事,以忤张居正贬为楚府右长史。万历三十年(1602)擢户部尚书。力主罢矿税、惩税使、减王室费用,皆不纳,乃连疏乞去。未果

  • 铚县

    本春秋宋铚邑,秦置县。治今安徽濉溪县南、浍河北岸。西汉属沛郡。西晋属谯郡。南朝宋废。《史记·陈涉世家》:秦二世元年(前209),陈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

  • 史记正义

    书名。唐张守节撰。三十卷,一作二十卷。以唐经疏体例,注解《史记》,又释裴骃《史记集解》。虽不及《史记索隐》细密,尚能纠正《史记》和徐广《史记音义》的失误,保存许多司马迁依据的原著文字、古代佚书、古文字

  • 交事档

    档案名称。清代军机处之档册。军机处将已朱批应归部院办理之奏折发抄,交各衙门时的登记簿。其中亦载有内阁明发上谕及交各衙门的物品等。每年一册,起自乾隆三十二年(1767),止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

  • 能书

    吏职名。唐中书省中书舍人属吏有能书四人。门下省亦置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