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五代时南汉建立者。本名岩,又名陟。公元917—942年在位。祖籍上蔡(今属河南),后徙泉州(今属福建),商贾南海。唐末,父谦自牙将至封州刺史,兄隐后梁初为清海军节度使,割据岭南。隐卒,代立。乾亨元年(917)称帝,建都广州,国号大越。次年,改国号曰汉,史称南汉。任用中原士人,置选部取明经进士,礼法、制度皆沿唐制。好行暴政,有炮烙、刀锯、支解、刳剔、截舌之刑,民不堪命。又起玉堂珠殿,奢侈无度。遣将攻交趾,掠占城宝货而归。卒葬康陵,谥天皇大帝,庙号高祖。
五代时南汉建立者。本名岩,又名陟。公元917—942年在位。祖籍上蔡(今属河南),后徙泉州(今属福建),商贾南海。唐末,父谦自牙将至封州刺史,兄隐后梁初为清海军节度使,割据岭南。隐卒,代立。乾亨元年(917)称帝,建都广州,国号大越。次年,改国号曰汉,史称南汉。任用中原士人,置选部取明经进士,礼法、制度皆沿唐制。好行暴政,有炮烙、刀锯、支解、刳剔、截舌之刑,民不堪命。又起玉堂珠殿,奢侈无度。遣将攻交趾,掠占城宝货而归。卒葬康陵,谥天皇大帝,庙号高祖。
即“民献”。
官名。(1)掌山泽之利的官员。《左传·昭公二十年》:“薮之薪蒸,虞候守之。”(2)北朝魏、齐、周皆置。《北齐书·莫多娄贷文传》:“中兴初,除伏波将军、武贲中郎将、虞候大都督。”子敬显,位至领军将军,恒
水渠名。在唐山南道朗州武陵(今湖南常德)北。光宅元年(684),刺史胡处立开,通漕,且备救火。开元十七年(729),刺史李琎于今县西北增修北塔堰,分入永泰渠,溉田千余顷。
一作都山(《水经》)。五岭第三岭。在今湖南蓝山县南,与广东交界处。钟水发源于此;一说即永明岭,指今江永县西北之都庞岭,简称都峤。宋苏轼有《送邵道士彦肃还都峤》诗。
即“天津头等二等学堂”。
五代晋天福八年(943)分灵川县地置。治今广西临桂县西北五通。历属桂州、静江府、静江路、桂林府、永宁州。1951年并入临桂、灵川、龙胜三县。义成军见“永平军(1)”。
官名。《周礼》列为夏官司马属官,主司殴驱疫鬼,由武士充任。
见“进奏院”。
官名。唐贞元二年(786)置为左威卫长官,一人,从二品,位大将军上,掌宫禁宿卫,督其属翊府之翊卫、外府熊渠番上者。辽亦置,为加官。
官名。东汉建安三年(198)置。三国魏、蜀、吴沿置。为出镇南方地区的军事长官,或作为刺史等地方官员兼理军务的加官。魏晋以后,与安东、安西、安北将军合称四安将军。魏、晋、南朝宋皆定为三品。南朝梁、陈时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