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算学

算学

学校名。隋朝置为国子学之一,设博士一人,掌教授学。唐初废。高宗显庆元年(656)复置,三年又废,以博士以下隶太史局。龙朔二年(662)复置,属国子监。设博士二人,从九品下; 助教一人。掌教八品以下官子弟及庶人子为生者。宋初不置。徽宗崇宁三年(1104)复置,依元丰(1078—1085)算学条制编成“算学敕令格式”,招收学生二百余人,许平民报考。习读算书、天文书,演练算法,并习一小经。大观四年 (1110)并入太史局。宣和二年 (1120) 罢。南宋复置,仍隶太史局。设算学博士、算学谕,分掌教学之事。清朝又称算法馆。为国子监附设专教算法之学馆。康熙五十二年(1713)设于畅春园蒙养斋,简精于教学之大臣官员教授八旗世家子弟学习算法,并命皇子、亲王管理。雍正十二年(1734),于八旗官学中增设算学教习。乾隆三年(1738),停官学教习算法,专立算学一所,由钦天监管理。四年,改隶国子监,称国子监算学。额设学生满十二人,蒙古、汉军、汉各六人。特简满大臣一人管理。设助教汉一人、教习汉二人,掌教算法。学生五年学习期满,经过考核,以天文生、博士等职选用。光绪三十一年(1905),以裁国子监,复改隶钦天监。


官学名。《魏书·艺术传》记北魏世祖时,殷绍为算生博士,给事东宫西曹。隋初国子寺所属有算学,置算学博士、助教各二人,学生八十人,仁寿初废。唐于国子监置算学,设博士二人,从九品下;助教一人。招收八品以下及庶人子弟为学生,员额三十人。以《九章》、《海岛》、《孙子》、《五曹》、《张丘建》、《夏候阳》、《周髀》、《五经算》、《缀术》、《缉古》为专业教材、兼习《记遗》、《三等数》。宋代算学建于徽宗崇宁间,隶太史局、入学资格分命官及庶人两种,学生员额为二百一十人。本科教材有《九章》、《周髀》、《海岛》、《孙子》、《五曹》、《张丘建》、《夏侯阳》等;还有历算三式、天文书等。本科之外,还须学一小经,愿习大经者听便,清于畅春园设算学馆,选八旗世家子弟为学生。任命精于数学的大臣、官员掌管其事。后废。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复立算学一所,由钦天监管理,次年改隶国子监。特派管理大臣一人,以下设汉助教一人,汉教习二人,分任教授算法。招收学生三十名,满十二名,蒙、汉军、汉各六名。学习期限为五年,学习期满,考试合格,以天文生、博士等职选用。

猜你喜欢

  • 建章监

    官名。监建章宫。武帝时,卫青为建章监、侍中。官名,汉置,掌建章宫。《汉书·卫青传》:“上闻,乃召青为建章监,侍中。”

  • 中央蚕业试验场

    实业部直属机构。国民党政府设置,依照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五月二十六日公布的《中央蚕丝试验场章程》规定,场内分置养蚕、栽桑、茧丝、化验、推广、事务六课。设场长一人,综理全场事务;技术官八人,办理

  • 河帅

    清朝河道总督之别称。

  • 金龙船衙

    太平天国所设百工衙之一,主制造船只。

  • 门下令史

    官名。门下省属官。晋朝置,九品。南朝宋、梁、陈,北魏、北齐沿置。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 (493) 定为七品上。隋朝降为流外官。

  • 集贤殿书院

    官署名。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改丽正修书院置,凡天下图书之遗逸,贤才之隐滞,则旨以求之。置学士、直学士、知院事、副知院事、判院、押院中使及侍讲学士、侍读学士、修撰官、校理官、待制官、留院官、检讨官

  • 枚卜

    选官方式。以占卜而定。《尚书·夏书·大禹谟》: “禹曰:‘枚卜功臣,惟吉之从。’”《左传·哀公十六年》: “王与叶公枚卜子良,以为令尹。”为古选官之法。明末用以选任内阁大学士。崇祯(1628—1644

  • 管理太常寺事大臣

    官名。清朝太常寺之主管官。雍正元年(1723)设。由大臣内特简。乾隆十四年(1749),始定由礼部满尚书兼领。掌管坛庙祭祀礼仪及遴补本衙门官吏。光绪三十二年(1906),太常寺并入礼部,遂裁。官名。清

  • 司匡中士

    官名。西魏、北周秋官府蕃部中大夫司匡上士佐官,正二命。

  • 奚王北克军详稳司

    官署名。辽朝置。北面官,统领奚族之北剋军,以剋为军之统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