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牙署

牙署

即“牙书”。

猜你喜欢

  • 上驷院

    官署名。清朝内务府所辖三院之一。与武备院、奉宸苑合称“内三院”。初名“御马监”,顺治十八年(1661)改“阿敦衙门”,以大臣、侍卫等管理,康熙十六年(1677)改是称。下设左、右二司,并辖上乘御马厩、

  • 二十七最

    唐代考课之制,根据不同的工作性质与职责,对官员的才干和工作成绩提出了不同的原则要求二十七项,合称二十七最。其具体内容为:一、献可替否, 为近侍之最(此条适用于两省官);二、铨衡人物,擢尽良才,为选司之

  • 集簿

    汉朝郡县向上级汇报的报告书,又称“计簿”。《后汉书·百官五·县》:“秋冬集课,上计于所属郡国。”上计,向所属郡国汇报。汇报的内容是:即汇报书的内容,户口的增減,开荒亩数,钱谷收入,盗贼多少等。

  • 内侍省押班

    宦官名。宋朝初年内侍省置,位副都知下。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定为正六品。辽朝亦置,又有内侍左、右厢押班。

  • 北面边防官

    辽朝北面官类名。辽境内部族交错,专门设官镇抚、防御,统称为北面边防官,主要官衙有各都部署司、指挥使司、统军使司、详稳司、统领司、戍长司、甲马司、招讨使司、巡察司、兵马司、节制司、节度使司等。分布五京及

  • 官秩

    官禄等级。《史记·秦本纪》: “遂复三人官秩如故。”官职和俸禄。《史记·秦本纪》:“遂复三人官秩如故。”《荀子·王霸》:“百官则将齐其制度,重其官秩。”

  • 威北将军

    官名。① 三国吴置。领兵。诸葛恪因招抚山越之功,自抚越将军、领丹杨太守拜此。见《三国志·诸葛恪传》。②南朝梁武帝天监七年(508) 置,与威南、威东、威西将军合称四威将军。为施用于境外的武职二十四班中

  • 阁学

    ① 宋朝诸阁学士、直学士统称。② 清朝内阁学士之俗称。清代内阁学士的简称。见“内阁学士”。

  • 保儿赤

    即“博尔赤”。

  • 冶工下士

    官名。西魏、北周冬官府司金中大夫冶工中士佐官,正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