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应天府

应天府

府名。①宋真宗景德三年(1006)以原宋州(今河南商丘)升置,为陪都,置官如开封府。金太宗天会八年(1130)改归德府。②元顺帝至正十六年(1356)朱元璋改集庆路 (今南京市) 置。洪武元年(1368)建国后,实际以此为京师,十一年正式定都。永乐十九年(1421)迁都北京,以应天府为南京; 洪熙元年(1425)复为京师,正统六年(1441)重定为南京。初置知府,洪武三年后改府尹,员一人,正三品;府丞一人,正四品; 给中一人,正五品; 通判二人,正六品; 推官一人,从六品。下设经历、知事、照磨、检校各一人,儒学教授一人,训导六人。所辖上元、江宁二县,及司狱司、织染局、都税局、宣课司、税课局、龙江递运所、批验所、河泊所、龙江关、石灰山关等。

猜你喜欢

  • 陕西东西路提刑司

    官署名。金朝九路提刑司之一。掌纠察黜陟、劝农采访、管领屯田及镇防诸军。世宗大定二十九年(1189)六月,置于陕西平凉府。设使、副使领司事,秩正三品、正四品。下设判官、知事等官。

  • 左小武伯下大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 )置,北周沿置。夏官府左武伯司次官,员二人。佐左武伯中大夫与右武伯中大夫掌内外卫禁令,统虎贲、旅贲、射声、骁骑、羽林、游击等六率禁卫军士,在皇帝临朝及出行时,负责侍卫。北周

  • 典翼更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属翼王府,员额十二人,官阶为职同总制。参见“典更”。

  • 左军校

    陆海军官佐等级名。见“初等官佐”。

  • 奉舆大夫

    又作“奉辇大夫”。官名。唐置,见“奉舆局”。

  • 伍老

    伍长别称。《韩非子·外储说右下》:“訾其里正与伍老屯二甲。”刘师培注: “里正、伍老均乡官,盖闾师之属。”秦代伍长的别称。见“什长”。

  • 次司空

    官名。一说次于都司空的职官。《墨子·杂守》: “县候面一亭尉,次司空。”孙诒让: “次司空,亦次于都司空也。”

  • 札萨克喇嘛

    封号。清朝藏传佛教之职任喇嘛。位在札萨克达喇嘛之下。驻京喇嘛设四人。蒙古各庙徒众过五百人者设一人。分理寺庙宗教事务。

  • 浙江司员外郎

    官名。即“浙江清吏司员外郎”。

  • 州校尉府

    官署名。南北朝时代,州有少数民族者,刺史除带将军置军府外,又带护蛮校尉等名号,置校尉府。如会稽、丹阳、吴郡、吴兴、琅邪、高阳、宣城、东阳、江夏、竟陵、巴东、建平、武陵、广兴等郡都是如此。其刺史的僚佐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