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左侍郎
官名。明清置,详见“工部侍郎”。
官名。明清置,详见“工部侍郎”。
官名。据《明会典》记载,明代于山东以主事与郎中、副使分掌河帑出纳。
官名。即光禄卿,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 (670) 复名光禄卿。
见“算学”。
①官名。即“牙门将”的省称。②麴氏高昌国官员议事处所。《周书·高昌传》:“官人虽有列位,并无曹府,唯每旦集于牙门评议众事。”③官员办公府署的别称。即衙门。《北史·宋隐传》:“(宋世良为清河郡太守,)每
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合称。参见“太子太师”。
比部郎中、员外郎通称。
官名。北魏置,为掌管城门的守卫。《南齐书·魏虏传》: “守门人为可薄真。”此系南朝人对北魏鲜卑语官名的音译。
官名。同“典命”。周朝置。掌诸侯群臣爵秩等级。《大戴礼记·朝事》: “是故古者天子之官,有典命官掌诸侯之仪”,“以等其爵,故贵贱有别,尊卑有序,上下有差也。”
宋朝殿试合格人第五甲俗称。以其登第人后多贵显,故称。
见“巡城御史”。官名。明清皆置,清代满汉各一人,掌绥靖地方,剔除奸弊。见《明史·职官二·都察院·十三道监察御史》、《清史稿·职官二·都察院·左都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