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慰劳军使
唐诸道临时特遣使。至德二载(公元757年)史思明、高秀岩各以所部来降,遣内侍李思敬与乌承恩前往宣慰。其后肃宗、代宗、德宗、宪宗诸朝均曾派遣宣慰劳军之使。
唐诸道临时特遣使。至德二载(公元757年)史思明、高秀岩各以所部来降,遣内侍李思敬与乌承恩前往宣慰。其后肃宗、代宗、德宗、宪宗诸朝均曾派遣宣慰劳军之使。
舞师名。东汉大予乐令所属,为祭祀时的舞蹈人员。参见”大予乐令丞”。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属东王府,员额二十四人,官阶为职同将军。参见“典炮”。
官名。金宣徽院所属有头面库,以都监、同监为正副主官。下设本把七人。
官名。南京临时政府公报局置编纂员二人,掌编纂公报。北洋政府成立,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于财政部与司法部设置编纂,为特别部员。员额前者八人,后者四人;次年均取消。又蒙藏院、国史编纂处
官场用语。指官府僚佐中地位最高者。常指长史,如分置左、右,则以左长史居首。
官名。明朝上林苑监长官,设一人,正五品。详见“上林苑监左监正”条。
官名。北洋政府设置,属“肃政厅”,见该条。
官名。参见“仪制清吏司郎中”。
官名。明朝尚宝司副长官。一人,从五品,佐司卿掌宝玺、符牌、印章之事。后多以恩荫寄禄,作为勋贵大臣子弟之荣誉职位,遂无定员。官名。明置,为尚宝司的副长官,秩从五品,员额一人。
官名。西汉高庙卫寝之郎。武帝时车千秋曾任此官,见《汉书·车千秋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