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宗伯

宗伯

官名。① 周朝始置,又称宗人,礼官之长,卿爵。掌宗室礼法及宗庙社稷祭祀礼仪。《国语·周语上》: “宗伯九之,王则大徇。”韦昭注: “宗伯,卿官,掌相王之大礼。若王不与祭则摄位。”《大戴礼记·盛德》: “父子不亲,长幼无序,君臣上下相乖,曰不可也。不和则饬宗伯。”又《周礼》列为六卿之一,为春官之长。有大、小宗伯之分职。西汉平帝元始四年(后4)改宗正而置,掌皇族事务。新莽并其官于秩宗。东汉复旧名。西魏、北周时设为春官府长官。② 明清时为礼部尚书俗称。


官名。1、掌邦礼,佐王和邦国。《尚书·周官》:“宗伯掌邦礼,治神人,和上下。”《周礼·春官·宗伯序官》:“乃立春官宗伯,使帅其属而掌邦礼,以佐王和邦国。”宗伯又分大宗伯和小宗伯。大宗伯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示之礼,以佐王建保邦国”。小宗伯为大宗伯之副,“掌建国之神位,右社稷,左宗庙”。见《周礼·春官·大宗伯、小宗伯》。秦称奉常,汉景帝中六年更名太常。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奉常》。后代改称礼部,故称礼部尚书为大宗伯,礼部侍郎为小宗伯。

2、掌皇族亲属。《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宗正》:“宗正,秦官,掌亲属,有丞。平帝元始四年更名宗伯。”属官有都司空令丞、内官长丞、公主家令等。

猜你喜欢

  • 公用钱

    宋朝俸禄制度之一。外任官员于本俸外,依等级每月另给钱若干; 京师诸官依等级,或月给、或年给钱。称为公用钱。

  • 军伺

    军中杂职官名。太平天国设置,每军帅四人,官阶为职同卒长,掌侍应杂务。

  • 营科

    清朝兵部武库清吏司所属办事机构。额设经承一人。

  • 戈戟司

    官署名。清朝銮仪卫后所下设机构。顺治十一年(1654)置,掌管帝、后仪仗之旗、瓜、吾仗等。设掌印云麾使、掌司事治仪正各一人,共掌司事。

  • 盐课提举司副提举

    官名。明朝盐课提举司之副长官。佐提举掌司事。每司所设无定员,从七品。

  • 太弟左卫率

    参见“太弟中卫率”。

  • 骏马厩

    养马机关,汉置,掌养骏马,其长官为令、丞。参看“骏马令”条。

  • 都船丞

    官名。奉置,属中尉。入汉因之,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更属执金吾,为都船令副贰,员三人。东汉省。官名,汉置,共三人,佐令掌治水。参看“都船令”条。

  • 三省枢密院激赏酒库

    见“三省枢密院激赏库”。

  • 岭南广西道提刑按察司

    官署名。元朝地方监察机构。设于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置司静江路(今广西桂林),监治静江、南宁、梧州、浔州、柳州等路,简称广西按察司。设使、副使等,隶江南行台。二十年,改为广西海北道提刑按察司。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