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国防部

国防部

官署名。国民党政府设置,隶属于行政院。民国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五月十五日,国防最高委员会决定撤销军事委员会及其所属各部、会以及行政院的军政部,于同年六月一日组成了国防部, 承国民政府主席(后为总统,下同)之命,综理军令及军政事宜。国防部分为本部和参谋本部两大部门。本部设部长一人,次长数人。部内组织分为部长办公室、参事室、总务处、预算财务司、法规司、人事司、人力司、工业动员司、征购司、工程司、国防科学委员会、抗战军事赔偿调查组。部长办公室、参事室设主任, 总务处设处长,各司设司长、副司长各一人,司下设组,每组有三至六人。参谋本部设参谋总长一人,参谋次长三人,所辖机关有总长办公室、第一至第六厅、新闻局、预算局、财务局、监察局、史政局、军法局、兵役局、民事局、测绘局、预备干部局、保密局、副官局、总务处,取代了军事委员会原有的军政、军令、军训、兵役、政治等部的职能。总长办公室设主任, 各厅设正、副厅长各一人,厅下分处,设处长。各局属于特别参谋业务,设局长、副局长各一人,局下有处,设处长;处下分科,有科长,各科人员自三至十余人不等。参谋总长负责全国军事方面的筹划、管理和指挥,在军政方面对国防部长负责,在军令方面对国民政府主席负责(国民政府主席是军队的最高统帅)。因此,虽然在名义上国防部长是参谋总长的上司,而实际上大权掌握在参谋总长之手。国防部还设有陆军、海军、空军及联合勤务等四个总司令部。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七月起,于陆军总司令部之下又增设陆军训练和作战两司令部。各总司令直接听命于国民政府主席及参谋总长,国防部长实际无权过问。

猜你喜欢

  • 弹压河工千户

    官名。金置,带领甲军以弹压河工。《金史·河渠志》载:“明昌四年(公元1193年)敕都水监官提控修筑黄河堤及令大名府差正千户一员,部甲军二百人弹压勾当”。

  • 御试

    见“殿试”。科举考试的方式之一。金代称殿试为御试。见“殿试”。

  • 东市署

    官署名。北齐置,掌管邺城东市的事务,设令、丞为长贰,属司州牧。

  • 郊圻

    指封邑的疆界。《尚书·周书·毕命》:“申画郊圻,慎固封守。”孔颖达疏:“郊圻,谓邑之境界。”

  • 巡视江南上下两江御史

    专差御史名。清初沿明提督操江之制,置巡视江南上下两江御史,员额二人,掌江防之事。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省。

  • 遗公

    左、右拾遗别称。洪迈《容斋四笔》卷一五《官称别名》:“唐人好以它名标榜官称”,“拾遗(今正言)为小谏,又曰遗公”。

  • 五威将前帅

    官名,也省称五威前帅,掌助五威将班符命于天下。王莽置五威将十二人,每将又置前后左右中五帅,衣冠车服驾马,各如其方面色数。将持节,称太一之使,帅持幢,称五帝之使,分行四方,班符命于天下。凡更名者,无论王

  • 交通银行

    国家银行名。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十一月由邮传部奏准设立,名义上官商合办,声称纯系商业银行性质,经理轮、路、电、邮各局存款,实际上是国家银行。总行设在北京,行内特设总管理处,由邮传部派总理、

  • 西域都护司马

    官名,为西域都护、西域长史属下的武官,掌领兵护西域诸国。参看“西域长史”条。

  • 四方馆

    官署名。隋炀帝始置,以待四方使者,后罢,有事则置,隶鸿胪寺,据事务繁简临时损益,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各置使者一人,掌其方国互市事。唐初复置,以通事舍人主之,属中书省,凡四方进表,华夷纳贡,皆受而进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