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四方馆

四方馆

官署名。隋炀帝始置,以待四方使者,后罢,有事则置,隶鸿胪寺,据事务繁简临时损益,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各置使者一人,掌其方国互市事。唐初复置,以通事舍人主之,属中书省,凡四方进表,华夷纳贡,皆受而进之。宋初,掌通事舍人分番供奉宣赞之名籍,及文武官正衙朝见谢辞、国忌赐香、诸道月旦正至章表,郊祀朝会蕃官、贡举人、进奉使、京官、致仕官、道释、耆老陪位之事,以检校官判馆事。太宗淳化四年(993),置使领其事。其后使阙,则以客省、引进、閤门使副兼掌。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复以使领其事。徽宗政和二年(1112),改横行官名,设知四方馆事为长官。南宋初一度并归閤门,后复置。辽朝置,属客省。设使领之。金朝属尚书省兵部,主管诸路驿舍驿马及陈设器皿等事,置使、副使领馆事。


官署名。隋置,属鸿胪寺,对东西南北四方各少数民族各设使臣一人,掌使臣来往及贸易等事。唐代四方馆属中书省,置通事舍人,从六品上,掌朝见引纳、殿庭通奏等事。宋朝四方馆置使,掌文武官朝见辞谢、进章表、收贡物等。参看《文献通考·职官五·通事舍人》、《通典·职官三·中书令·通事舍人》。

猜你喜欢

  • 侍从

    1、泛指侍从皇帝皇后左右的官员。《汉书·外戚传·霍皇后传》:“皇后舆驾侍从甚盛,赏赐官署以万计。”2、宋朝称翰林学士、给事中、六尚书、侍郎为侍从;中书舍人、左右史以下为小侍从;外官带诸阁学士待制名号的

  • 新运粮提举司

    官署名。元至元十六年置,管站车二百五十辆,并管坝河。初属兵部,后改属户部;秩正五品。定置达鲁花赤一员、都提举一员、同提举二员、副提举一员等。见《元史·百官一·户部·新运粮提举司》。官署名。元至元十六年

  • 织染所

    明朝政府所属工艺制造机构。隶于工部,设大使一人,正九品,副使一人,从九品。掌织染布匹等事。宫廷祗应机构。明置,掌内承运库所用色绢。本所不隶内织染局而属工部,设掌关防太监一人,佥书十余人,另有工部派任的

  • 中校丞

    官名。西汉属将作少府,为中校令副职。成帝阳朔三年(前22)省。唐朝开元二年(714)又置,为中校署次官,员三人,协助中校令掌供舟车兵仗,厩牧杂作器用之事。官名,属将作大匠,助令掌治宫室等建筑工程。“将

  • 太子友

    官名。十六国前凉置,掌辅翊太子。郭荷曾任此职。

  • 中台侍御执卫

    宫官名。南朝宋太宗定后宫百官时置,人数不定。六品。

  • 百篇举

    贡举科目名。唐朝设,应试者一日内撰诗百篇即中选。宋朝有求试者即命试。太宗太平兴国五年 (980),皇帝亲试求试士人,仅成数十首,为激励后学,仍赐及第。真宗景德三年(1006)废。

  • 卤簿使

    使职名。掌天子车驾仪仗次第。唐开成五年(840)葬文宗,以兵部尚书王起为之。五代沿置,多以兵部尚书充任。宋初始改以他官充任,太宗太平兴国九年(984)始铸其印;真宗大中祥符(1008—1021)以后,

  • 内厩丞

    官名。南朝梁、陈置。属太仆卿,掌宫廷用马。

  • 书记

    官名。① 主簿别称。《宋书·彭城王义康传》:宋文帝元嘉十七年(440)诛主簿孔胤秀等,“胤秀始以书记见任,渐预机密”。②掌管书牍记录之文士。《文选》南朝梁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 “谋出股肱,任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