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五城察院

五城察院

官署名。参见“五城御史衙门”。


官署名。清置,亦称五城御史衙门,简称五城,属都察院。掌稽察京师地方。京师城内分为中东西南北五城,每城设一御史衙门,均称“察院”,其长官为巡城御史,由科道中简派,满汉各一人,一年而代。下设经承二十人。所辖机构有五城兵马司,每城各设一司,每司又各辖二坊。五城察院的具体职务,一是稽察京师十坊所辖地面的命、盗及其他案件。凡人命案件,由五城兵马司的指挥相验,盗窃案件由副指挥与吏目察看现场和审解;其余词讼案件由指挥报巡城御史审断。杖以下案件可自行判决,徒以上罪须送刑部定案。二是管理京师地面的赈济、城市街道、沟渠栅栏的稽察等事。五城共设棲流所六、粥厂十、平粜厂十、普济堂一、育婴堂一,作为赈恤机构。至于管理街巷栅栏的启闭,先是在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曾设五城铺司巡检各一人司其事,至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裁撤,令五城及步军统领酌派兵役以司其事。三是组织地方耆老定期学习各朝皇帝的教条。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令各城设公所,每月初一、十五,由御史、司坊官督率地方耆老宣讲皇帝告诫平民的诏令。

猜你喜欢

  • 掖省

    唐代门下省在宫中左掖,故称左掖或左省;中书省在宫中右掖,故称右省或右掖;又统称掖省。《新唐书·刘祥道传》上疏陈六事:“掖省崇峻,王言秘密,尚书政本,人物所归。”

  • 按摩生

    杂任职名。唐于太医署置按摩生十五人,从按摩博士学导引之法以治病。学习期满,经考试合格可充任按摩师。

  • 待质所

    清末设立的未决监。是拘留未判决或判决未定的被告人的场所,《大清监狱律草案》中称之为“留置所”。

  • 曹伍

    军队编制单位名。又名“卒伍”。秦百人为“卒”,五人为“伍”。《后汉书·马融传》:“曹伍相保,各有分局。”

  • 阉尹

    官名。周朝及春秋战国诸侯宫内宦官之长。《吕氏春秋·仲冬》:“命阉尹申宫令,审门闾,谨房室,必重闭。”高诱注:“於《周礼》为宫人,掌王之六寝。”官名。掌管宫室出入的宦官称阉尹,也写作奄尹。《吕氏春秋·仲

  • 讨寇将军

    官名。三国魏、蜀皆置,统兵出征或作为太守等地方长官的加官。魏、晋、南朝宋皆八品(一说魏为五品)。北魏沿置,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七品中,二十三年复次职令,为七品,隋初列为散号将军,降为从八品上

  • 三独坐

    东汉时御史中丞、司隶校尉、尚书令三官合称。汉朝百官朝会,一般接席而坐,光武帝刘秀特诏御史中丞、司隶校尉与尚书令会同并专席而坐,以示优宠,故京师号曰“三独坐”。指御史中丞、司隶校尉和尚书令三位官员;因这

  • 典客丞

    官名。①秦、西汉初典客副贰。参见“典客”。②西晋、北齐、隋、唐典客署次官。唐置二至三员,从八品下。宋朝省。金朝复置,从七品。参见“典客署”。1、官名。秦、汉为典客之副,助其掌归义蛮夷。参看“典客”条。

  • 专门司郎中

    官名。清末学部专门司之长官。光绪三十二年 (1906) 设,掌司事。额设二人,正五品。

  • 看详赏功房

    官名。南宋置,为枢密院承旨司属官。孝宗初年,以尚书左右司郎官兼领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