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陵阳山

陵阳山

①在今安徽宣州市。《方舆胜览》 卷15宁国府: 陵阳山 “在宣城。一峰为叠嶂楼,一峰为谯楼,一峰为景德寺”。《明一统志》 卷15宁国府: 陵阳山 “在府城内。冈峦盘屈,孤峰秀拔,为一郡之镇。宋郭祥正诗: 陵阳三峰压千里,百尺危楼势相倚”。

②在今安徽黄山市西北广阳乡北。《水经·沔水注》: 旋溪水 “出陵阳山下,径陵阳县西为旋溪水,昔县人阳子明钓得白龙处。后三年,龙迎子明上陵阳山,山去地千余丈”。《元和志》 卷28石埭县: 陵阳山 “在县北三十里。窦子明于此得仙”。

③即今安徽青阳县西南九华山。陵阳建县后,山因县名。《水经·沔水注》: 旋溪水出陵阳山下,“昔铚县人陵阳子明钓得白龙处。后三年,龙迎子明上陵阳山,山去地千余丈”,即此。为古道教圣地之一。


古山名。(1)在今安徽省宣城市北。唐陆龟蒙《怀宛陵旧游》诗“陵阳佳地昔年游”,即此。(2)在今安徽省石台县东北广阳镇,接黄山市界。《水经注·沔水》:旋溪水出陵阳山下,阳子明得仙于此山,并钓得白龙,因以为名。


猜你喜欢

  • 唐桥

    在今四川成都市东南七里沙河堡附近,跨升仙水 (沙河) 上。《资治通鉴》: 唐大顺元年 (890),韦昭度与王建合军讨陈敬瑄,“韦昭度营于唐桥,王建营于东阊门外”。即此。在今四川省成都市区东南。《资治通

  • 韶州路

    元至元十五年 (1278) 改韶州置,属广东道宣慰司。治所在曲江县 (今广东韶关市)。辖境相当今广东韶关、曲江、乳源、仁化、乐昌等市县地。明洪武元年 (1368) 改为韶州府。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

  • 滟滪堆

    亦作滛预堆、犹豫堆。在今四川奉节县东白帝山下长江瞿唐峡口。南朝梁李膺 《益州记》: “滟滪堆,夏水涨没数十丈,其状如马,舟人不敢进,故曰滟滪。” 《寰宇记》 卷 148奉节县: “滟滪堆,周回二十丈,

  • 西周初封国。姬姓。据1954年在今江苏丹徒县东烟墩山出土的 《宜侯矢簋》,疑在今江苏丹徒及其附近地区。后为吴所灭。或说应在今河南宜阳县西。(1)古国名。西周初封国。姬姓。其地主要有二说:一说因其遗物《

  • 乌龙岭

    即今浙江建德市东北乌龙山。《清一统志·严州府》:乌龙山“在建德县(故治在今建德市东北梅城镇)北三里。……旁有乌龙岭。明初克严州,苗帅杨完者屯乌龙岭,李文忠击败之,即此”。

  • 降宗

    又作降里、降营、江谿、绛谿。治所即今西藏曲水县东北江村。

  • 酒场垭镇

    在今四川涪陵市西酒林乡。清同治 《涪州志》 卷1: 长滩里有 “酒场垭场”。

  • 李详砦

    北宋置,属信安军。在今河北霸州市东一百十里。

  • 苌和郡

    即长利郡之讹。王仲荦《北周地理志》:“《魏书·地形志》:苌和郡,景明元年置。按苌和当作长利。苌,长之俗体,和、利形近而讹。”北魏景明元年(500年)置,治南商县(今陕西商南县西)。属洛州。辖境约当今陕

  • 钟 (鍾) 繇坞

    即钟公垒。在今河南济源市东南十四里中王村。《水经·济水注》: “湨水又东径钟繇坞北。” 《清一统志·怀庆府二》: 钟繇坞 “在济源县东南钟王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