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秣陵镇

秣陵镇

即今江苏江宁县南秣陵镇。秦、汉为秣陵县治。宋 《景定建康志》 卷16: “秣陵镇在江宁县南五十里。” 《清一统志 · 江宁府二》: 秣陵镇“元置巡司及税务。明置秣陵关,今仍为镇,有巡司”。


(1)在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中南部、秦淮河西岸。面积55平方千米。人口3.4万。镇人民政府驻秣陵,人口 6000。 秦为秣陵县治,《三国志·吴书·张纮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曰:“纮谓权(孙权)曰:秣陵,楚武王所置,名为金陵。地势冈阜连石头,访问故老,云昔秦始皇东巡会稽经此县,望气者云金陵地形有王者都邑之气,故掘断连冈,改名秣陵。”东汉末县废。北宋景德间设镇,明时置关,称秣陵关。1949年为秣陵镇。1957年晋陵、爱陵二乡并入,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89年置镇。产稻、小麦、油菜籽、蚕茧、淡水鱼等。矿产有铁、硬石膏。有采矿、建材、铸造、机械等企业。宁郎等公路经此。古迹有新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文化遗址。(2)在河南省项城市中南部。面积4.8平方千米。人口1.2万。镇人民政府驻秣陵,人口1万。因南北朝时曾置秣陵县,故名。金置殄寇镇。明宣德三年(1428年)为项城县治。1953年县人民政府迁至水寨镇后,此地称老城。1958年设老城公社,1982年析置秣陵镇。产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有皮革、棉制品、工艺品等厂。106国道经此。古迹有文庙、莲溪书院等。


猜你喜欢

  • 富池湖

    即今湖北阳新县东六十里网湖。《舆地纪胜》 卷33兴国军: 富池湖 “源出永兴之翠屏六溪,至富池口入江”。《方舆纪要》 卷76兴国州:富池湖 “ 《志》 云: 自州西之西碎石,至三溪汇上流诸水,经州治南

  • 小人国

    在今黑龙江省海林市东北牡丹江西岸。清光绪《吉林通志》卷17宁古塔:城北“一百三十五里福塔密河屯, 一百四十里小人国屯,一百五十里头道河子屯”。

  • 千罗畈镇

    明置,属霍山县。即今安徽金寨县南一百一十里的前畈乡。西侧有后畈。《方舆纪要》卷26霍山县:千罗畈镇在“县西北八十里。《志》云:初置巡司于故埠镇,后改镇为县,因移巡司于千罗后畈,是也”。古镇名。在今安徽

  • 沙湾塘

    在今四川雷波县西南安寨坪。产铝。清道光中曾开采。后废。同治十二年(1873)复采,无成而止。

  • 凌歊台 (臺)

    南朝宋置,在今安徽当涂县城北黄山上。《寰宇记》 卷105太平州当涂县: “黄山,在县西北五里。上有宋凌歊台,周回五里一百步,高四十丈,石碑见存。”

  • 棘门

    初为秦宫门。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史记·文帝纪》: 后元六年 (前158),“祝兹侯徐厉为将军,次棘门,以备胡”。即此。原为秦宫门。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史记·文帝本纪》:西汉文帝后元六年(前158

  • 崌岭隘

    在今江西南康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88南安府南康县: 崌岭隘在 “县东南五十里。龙南、信丰之寇每由此山,设防御为切”。

  • 陕县

    秦置,属三川郡。治所在今河南三门峡市西陕县老城。西汉属弘农郡。东汉属恒农郡。西晋属弘农郡。北魏为弘农郡治。后改为北陕县。北周复改为陕县,为崤郡治。隋开皇初为陕州治。大业三年(607) 改属河南郡。义宁

  • 阳廉县

    北魏置,属汉阳郡。治所在今甘肃天水市西南。《水经·漾水注》:“西汉水又西南合阳廉川水,水出西谷,众川泻流合成一川,东南流径西县故城北。……隗嚣将妻子奔西城从杨广,……但广廉字相似,后人因以人名之,故习

  • 显陵县

    明嘉靖十年(1531)置,属承天府。治所在今湖北钟祥市东北十里。明末废。